(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7日電)通往花蓮秀林鄉慕谷慕魚生態廊道的1號隧道,自5年前崩塌後封閉至今,當地農民改走河床上的台電便道冒險進出,花蓮縣政府獲中央全額補助改建經費,預計民國111年底完工。

位在秀林鄉銅門村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1號隧道105年10月發生土石坍方後,造成隧道內部、東側出口前約50公尺嚴重坍方及路基流失等問題,秀林鄉公所宣布封山,僅開放當地農民、台灣電力公司工程人員進入。

全站首選:21歲雙胞胎姊妹柬埔寨獲救!翹腳打手遊、返台時間討價還價 態度輕佻營救人員寒心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說,經研究發現崩坍處致災原因不純粹是隧道路線問題,因地質為順向坡,排水、護坡建設不足,這次修復工程著重在上下邊坡加固、增設擋土牆、排水工程等,保留原隧道,並於毀損路段增設約50公尺明隧道。

鄧子榆說,花蓮縣政府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爭取災害復建經費,總工程約新台幣1.8億元獲中央全額補助,昨天動工後,預計111年12月完工。

秀林鄉長王玫瑰指出,隧道崩坍後,當地居民改走台電在溪床搭建的便道進入山區務農,因鄰近溪流,大雨過境便道容易積水或沖毀,經過多年爭取,總算盼到重建計畫。

王玫瑰說,將與當地居民討論慕谷慕魚未來的開放模式,因是生態保護區仍傾向人數管制,將持續討論,達成共識。(編輯:卞金峰)11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