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的病友王先生原本一直是控糖模範生,但因害怕疫情,延遲領藥,導致後來送急診。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表示,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已成為疫情爆發後常見的醫療窘境。在「後疫情時代」,病友需要有更好的自我處理能力,善用遠距醫療及相關資源,避免病情加重。

「醫生!我因為害怕疫情,延後了一些時日來就診拿藥。」類似的話語,最近在醫療院所診間內不絕於耳。病友們都知道自己是高風險,但在防疫的同時,卻忽略了對自身慢性病的照護。部分病友因害怕疫情,進而逃避就醫、拿藥。中斷治療的結果,也讓慢性病惡化、或急性併發症風險上升。

葉乃誠提到,出門增加了染疫風險,但慢性病尤其糖尿病照護不良,也大大地增加染疫、甚至死亡風險。依據調查,糖尿病族群一旦染上重症,入加護病房風險為非糖尿病人的2.8倍,死亡率高了8倍。

他強調,「疫情短時間不會完全消失,病毒也還會再變種,糖尿病族群隨時可能再面臨可能的隔離及孤立。」因此自我照護非常重要,並提出3項病友可以加強的部分:體重及血糖維持、實際測量血糖、以及透過胰島素控制。

一、體重及血糖維持:
葉乃誠說明,大數據顯示,不論是第1型還是第2型糖尿病,平日血糖控制的情況與罹患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有關。因此穩定持續藥物控制、規律回診、規律的生活飲食、以及適度運動很重要,在家可做室內體操、伸展、抗阻力運動。

二、實際測量血糖:
有些病友在家久了,常飲食過量、缺乏運動導致血糖上升而不自知,由於沒有產生不舒服的症狀,導致病人沒有警覺。他提到血糖機是可靠的幫手,可以在家準確知道自己血糖的狀態,進而控制飲食及增強運動動機。

三、透過胰島素控制:
葉乃誠表示,若是在隔離或染病期間,應了解高血糖症狀:如胃口下降、虛弱噁心、肚子痛等,有疑似症狀盡早就醫。並補充適量水分及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降低酮酸中毒風險。對於困難控制糖尿病的病人,胰島素是控糖利器。

葉乃誠提醒,在後疫情時代,民眾可能缺乏即時的醫療及家庭支持,善用工具及一些遠距醫療、衛教的資源,成為極為重要且必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