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報導指出,與武肺病毒相似,但卻更強大的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逐漸出現,它的致死率高達75%,恐成為下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疾病。昨毒理專家招名威於臉書專頁上表示,立百病毒事實上和武肺病毒「無論基因或是長相都不一樣」,一樣的都是人畜共通,狀況也類似,但立百病毒恐力道更強,它還會造成神經性疾病,招名威進一步指出:「台灣也在染疫的「匡列」高風險中。」

招名威表示,立百病毒的致死率介於40-75%之間,其中馬來人為40%、印度人為75%,「要比新冠病毒的2-3%高非常多。」他進一步指出,而立百是副黏液病毒科的,和冠狀病毒的正冠狀病毒亞科相差十萬八千里,「無論基因或是長相都不一樣!」但他表示相同地方在這兩種病毒都是而人畜共通,而傳染途徑上立百病毒同樣是以蝙幅作為媒介,「感染後也會導致嚴重呼吸道疾病,」招名威說明,立百病毒還會進一步造成神經性疾病。

他說,該病毒於1997年首次出現在馬來西亞某處養豬場,當時共計7名工人染病,其症狀一開始如同類似輕微流行感冒,後來染疫者開始有不同程度的發燒、頭痛、身體痛以及神經症狀,而神經症狀又包括了嘔吐、無定向感括無定向感、困倦、意識混亂、容易驚嚇等症狀,「與日本腦炎十分相似。」

麻煩的是,它不只人傳人,連食物也會傳染,「尤其人口超過廿億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招名威表示,自在文獻中也可以明確看出來,「台灣也在染疫的「匡列」高風險中。」

他指出,立百病毒是直徑約125250 nm的類圓形的病毒,核蛋白衣(nucleocapsid)外面包著一層約10 nm 厚的封套(envelope),封套上有排列整齊的血球凝集抗原與神經氨酸酶抗原突起,與神經細胞的神經氨酸酶高度專一結合,「這也難怪核磁共振的圖會顯示確診個案會有腦部組織結塊的現象。」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除了立百病毒,WHO也列出其它15種全球公衛最大危機病原體,包含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茲卡病毒(Zika virus)、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腸病毒、沙狀病毒性出血熱(Arenaviral hemorrhagic fever)、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卡西谷病毒(Bunyaviral disease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絲狀病毒疾病(filoviral diseases)等,但當中只有前6種有治療方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立百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是蝙蝠,過去曾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孟加拉出現過疫情。對於該款病毒何時會演變成全球流行病,莊人祥認為這種事情較難預料,不過會密集關注國際疫情,隨時做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