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來與澳大利亞關係緊張,並對葡萄酒、大麥、羊肉、牛肉,煤炭、龍蝦和木材等澳洲商品祭出關稅制裁與進口禁令。然而此舉對中國的傷害反而比對澳大利亞嚴重。根據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與科學局(the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的估計,中國農民預計將損失澳幣36億元,比澳大利亞農民所受的損失(澳幣3.3億元)多11倍。此外,中國也必須以更高的價格向其他國家購買煤炭。

面對中國制裁,澳大利亞短期間確實承受沉重的打擊,但長期卻因分散市場而分散這些壓力。

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與科學局的報告指出:「隨著澳大利亞的農業生產轉移到其他活動,預計到2025年其他農產品的出口將增加。...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整體農產品出口總值的下降幅度將小於與中國的貿易所造成的損失。」

十月以來,中國非正式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鋼鐵廠和電力公司都被告知不要購買澳洲煤碳,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的價格已下跌22%。

但這次襲擊也對中國造成了一些自殘,依靠煤炭煉鋼的中國,上週焦煤價格飆升至四年來的高點。另一個主要的煤炭供應國蒙古,因為卡車司機越過邊界需要進行武漢肺炎檢疫,貨運時間延宕。結果中國生產的煤炭價格飛漲,中國只好轉向其他國家,以高於澳大利亞煤炭的價格進貨。

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祭出關稅也引發其他國家警戒。英國前外交部長芮夫金(Malcolm Rifkind)指出,中國一對一挑戰韓國,泰國甚至日本,都有優勢;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潛在的受害者會齊心協力,以確保採取集體和協調的對策。

澳大利亞國民也正在全力抵制中國貨,並呼籲該國企業撤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