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老字號化工廠長興,默默打造一支生醫團隊,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舉成名,除了成為首家獲疾管署快篩試劑授權廠商,也即將在9月正式量產。
8月初,老字號化工廠長興材料,成了首家獲疾管署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授權的企業,12日經食藥署核准通過量產販售,推升近期股價創2007年以來新高!
熬7年 登革熱經驗派上用場
去年營收404億元、每股盈餘1.99元的長興,事業涵蓋合成樹脂、特殊化學品、電子材料,目前為亞洲第一大樹脂供應商;這家化工廠看似與生醫搭不上邊,但早在2013年就默默耕耘生醫領域。
「公司到現在56年,一直思考如何突破現有範疇,或發展具未來性的事業。」長興材料總經理、總營運長毛惠寬觀察,人口高齡化、平均壽命延長等,便嘗試用既有材料生產相關醫材,像是血糖試片親水膜等。
為了轉進新領域,長興打造一支新研發團隊。由長興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張繼綱領軍,初始的15人皆自企業外招聘,包含現今新產品研發部生物材料技術組主任研究員王璽凱等「博士」等級成員,如今生醫團隊約擴編到25人。
很難想像一戰成名前,年研究經費高達6千萬元的生醫團隊,曾經因為沒戰功而不被看好。
醫材領域光有技術還不夠,「後進者想打入醫療材料供應鏈不容易。」張繼綱直言,生醫產業注重供應鏈完整性與穩定度,例如血糖產業鏈成熟,業者不願輕易更換材料,即使降價亦然。
挑戰還不只如此,當時,長興內部研究方向有朝上游原料開發、下游貼近產業等,主題較發散;兩年前,終於被下通牒要求聚焦研究方向。
團隊想起在2015年,觀察到每年台灣南部多有登革熱病例,且該病屬地域性,屬於利基型產品,較適合發展初期的長興生醫團隊,也較能避開歐美大廠競爭,便著手研究,並第一次主動找上疾管署合作,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登革熱血清抗原分型快篩試片,遂把方向收斂,朝體外檢測發展。
雙方因為成功合作經驗有了信任,今年3月,疾管署上門詢問新冠肺炎快篩試劑開發意願,由疾管署提供關鍵原材料、檢體測試平台,長興則扮演技術、經驗支援。
「10天就研發出第一個版本試劑並通過疾管署內測。」王璽凱回憶,雙方密集討論,「光是針對試劑表現如何再精進,就曾討論好幾小時。」
4月初當研究初有成果,上報給自家董事長高國倫,「他相當驚訝!」王璽凱回憶,當時高國倫第一時間也不可置信地脫口而出,「你們成功了,怎麼可能!」一邊立馬請人準備豐盛下午茶慰勞團隊!
他解釋,大方向是要快速辨別人體是否被感染過,但如何開發出不受血液內雜蛋白影響,且確保結果判讀正確性的配方,是較大的門檻。
「一般化學材料能與單一客戶溝通,但試劑出去面對上千萬人,無法一一說明。」長興材料副總經理、技術長陳金源強調,試劑產品光品管就有6、7個環節,在穩定度與一致性的要求,比起一般化學材料頂多1、2個,更加嚴格。
因此長興蒐集超過344位檢體,「目前認證法規須有陽性病例15位、陰性病例50位即可。」王璽凱表示,能在短時間內不斷嘗試,累積超過10次版本,才從3至5家合作廠商中脫穎而出。
毛利衝 目標月產千萬劑
他透露,奠基於登革熱快篩試片經驗,對於配方拿捏、材料等會有何效果較了解,「接到疾管署回復OK,相當開心,但不敢大意,還重複驗證好幾次,確保送去的版本不是運氣好、碰巧做出來的。」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研究員王兆儀指出,新冠肺炎試劑開發的困難點,為陽性檢體太少;且以抗體為標的的試劑,送件10案目前僅通過3案,長興即為其一。
(本文經《今周刊》同意授權轉載,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第1236期《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