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於今 (30) 日晚上7時於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享年97歲。李登輝帶領台灣從一個專制統治島嶼變為亞洲最繁榮的民主政體之一,也推動台灣的民主化。《紐約時報》於 (30) 日晚間做了一系列新聞回顧李登輝一生,從他親美日的背景就可看出兩國論的端倪。

紐約時報表示:「李登輝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這激怒了北京的中國政府,後者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推動其與共產黨統治下的大陸統一。他的立場也讓美國陷入了政治上的困境,在努力改善與北京關係的同時,還要勸說北京不要採取軍事行動來實現對該島的主張。」

回顧兩岸關係敏感的1988到2000年間,李登輝在與大陸的爭端中始終沒有讓步。而在2018年,時年96歲的李登輝呼籲舉行全民公投,將該島名稱改為台灣,不再使用中華民國這個正式名稱——此舉本可以為主權獨立鋪平道路,可惜未能實現。

李登輝曾在訪談中對《紐約時報》表示:「中國對台灣的目的一直沒變,就是併吞台灣主權,消滅台灣民主,達成最終的統一。」當時中國政府正努力將台灣進一步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

紐約時報回溯李登輝踏入政壇的時間背景,當時正值蔣介石以及蔣經國的國民黨政權獨裁。1947年,蔣介石的軍隊在二二八事件屠殺了多達2.8萬台灣人。隨後兩年,國民黨實施戒嚴令,直到1987年才被解除。

李登輝於還在戒嚴的1971年加入國民黨,後成為農業部長。此後他還擔任過首都台北的市長和台灣省政府主席,之後於1984年被任命為副總統。

1988年蔣經國因心臟病發去世後,李登輝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第一位來自台灣本土、人民直選的總統。

李登輝廢除了獨裁統治,並努力消除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的敵意。他提出了「新台灣人」的概念,這個詞表明不管島民的背景如何,正在建立一種以民主政治制度和日益繁榮為基礎的新的共同身份。

因當時兩岸關係尚很封閉,李登輝對中國大陸刻意採取模稜兩可的政策,在堅定對立、試探和解與挑釁獨立之間不斷轉換,被稱為「暗獨」,為透過時間的拖延以讓台灣人民主權意識提升的作法。

他試圖展示台灣國際主權的舉動,有時會促使大陸進行武力威脅的軍事演習。在1995年李登輝以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為名前往美國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中國指責美國和台灣合謀提高該島的外交地位,為了表達北京的憤怒,中國軍隊在台灣和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進行了導彈試驗。華盛頓則向海峽派出軍艦進行反擊,這一事件讓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關係緊張持續了數月。

在1999年接受德國電視台的採訪時,李登輝提出台灣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端倪初現,再次激怒了北京。這引發了中國官媒的長篇大論,《解放軍報》譴責李登輝是「民族千古罪人」,新華社稱他為「反華勢力在政治實驗室培養出來的一個畸形的試管嬰兒」。

但這樣的攻擊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只會讓李登輝在台灣更受歡迎。他是一位身材高大、滿頭銀髮、意志堅定、有滿臉燦爛笑容的競選人,利用自己非凡的個人魅力爭取到支持。他會說碼頭和工廠工人的行話,和當地候選人一起乘坐裝著擴音喇叭的卡車,放鞭炮來取悅當地寺廟的神靈。

前總統、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在1996年表示: 「人民喜愛李登輝,因為他在中國的獨裁者面前為他們挺身而出。」

李登輝的父親是一名警探,受雇於1895至1945年間統治台灣的日本當局。李登輝在台北出生,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修農學,二戰期間曾是日本陸軍少尉,但從未參加過軍事行動。

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台灣,在國立台灣大學完成本科學業的同時,還祕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能拿到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只要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裡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寫的,」他在1999年的回憶錄《民主之路》(The Road to Democracy)中寫道。1947年,他參加了二二八的抗議活動。但不久之後,李登輝就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加入國民黨,在政壇聲名顯赫之後,國民黨銷毀了他的共產黨記錄。

1949年,他與出身富裕地主家庭的曾文惠結婚,兩人都成為了忠誠的長老會教徒。他們育有兩女,李安娜和李安妮;唯一的兒子李憲文死於癌症。除妻子和女兒外,他還有一個孫女李坤儀和一個外孫賴緯綸。

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存在,是在1949年國共內戰後,毛澤東的共產黨掌權,戰敗的蔣介石政府被迫逃至距離大陸海岸線約有100英里的台灣。

在隨後30年時間裡,台灣在美國的支持下保持了一種假象,即它是中國合法政府的流亡地。1979年,華盛頓與中共建交,並斷絕了與台灣的官方外交關係。但美國仍繼續保證台灣的安全不受大陸侵犯,並支持雙方為實現和平統一進行長期談判,台灣成了曖昧的一個存在。

據悉,在兩次長期學術停留期間,李登輝與美國建立了牢固的關係,1953年,他在愛荷華州立大學取得農業經濟碩士學位,1968年在康乃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在台灣的大學任教,成為受到認可的農業經濟學者,並得到了蔣經國的關注,當時他在其父手下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經蔣經國舉薦,李登輝成為無任所閣員,並通過推動提高農場收入和衛生標準的項目而聲名鵲起。

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李登輝被任命為台北市市長,實現了首都道路和下水道系統的現代化。1981至1984年間,作為台灣省政府主席,他因推動土地改革、幫助實現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的平衡增長而受到稱讚,這至今仍是台灣的一個標誌。

民主化的初端是在1984年,蔣經國選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這與通常只任命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擔任政府高官的做法大相逕庭,李登輝的當選被視為對本省人的一種姿態,儘管他們佔總人口的85%,卻在政治上無權無勢。

當李登輝於1988年成為總統,他果斷採取行動與蔣家專制決裂,他公開譴責二二八大屠殺。1991年,他終止了持續數十年的動員戡亂時期。他領導的政府允許公民向大陸親屬寄信和到大陸探親,取消了對街頭示威活動的禁令,放鬆了媒體管制,並推行多黨制。

李登輝也改革台灣選制,他下令國會進行公開選舉。紐約時報在1992年對此評價為:「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治下緊繃的警察國家,現在成為了華語世界裡最民主的社會。」

1996年,李登輝在台灣首次總統直選中再次站上總統位子,為了與北京展開對話,他主張「一個中國,兩個平等政府」的政策,但又堅持只有中國成為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台灣才會重新回歸大陸。與此同時,他再次呼籲台北與北京建立「國與國」的關係,這一政策被大陸斷然拒絕。相反,中國官員極力說服其他國家切斷與台灣的所有聯繫,聲稱只有在李登輝退休後,他們的關係才能有所改善。

然而2000年接替李登輝的人是民進黨的陳水扁,為首次政黨輪替。在他的兩屆任期內,陳水扁大力拓展了台灣的對華貿易和投資,這一進程在李登輝總統任內就已經開始。然而陳水扁也挫敗了北京讓台北承認大陸主權和接受統一時間表的嘗試。

2018年,李登輝在政壇復出,參與創建「喜樂島聯盟」,這是一個要求台灣從中國正式獨立的新黨派,但該黨並沒有進行承諾的獨立公投。

晚年的李登輝於2011年6月因被指控貪污罪而聲名受損,他與財經界人物劉泰英一起被定罪,所受指控是在他總統任內挪用了近800萬美元的公共資金,而後於2013年,李登輝被判無罪。

紐約時報文末寫道,為聊以慰藉,李登輝聲稱他幫助這個擁有2300萬人民的島嶼成為了大陸14億人民的燈塔。或者就像他在回憶錄裡所寫的那樣,「我們發展了經濟,擁抱了民主,成為了未來的統一中國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