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市集」除了持續為台灣新創提供加速器服務,也放眼國際上的各類新創團隊,期望透過國際團隊的know-how分享及創業經歷,為創客們帶來更多點子上的激盪。「創夢專欄」濃縮了全球各地創業團隊的心路歷程,範圍從民生服務至電商科技,甚至囊括與投資人溝通的秘訣,想知道世界一流團隊的創業秘辛嗎?就讓「創夢專欄」來告訴你吧!

Abraham Shafi 心底最想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們黏著在網路世界裡,不再對人際互動感興趣。

為了解決科技帶來的人際冷漠,Shafi 在 2017 年開發一款社交行事曆 App「IRL」,讓人在手機上規劃一場又一場的實際聚會,還能在上面互傳訊息、討論細節。無論是一起喝一杯咖啡,或是相約在誰家客廳打一場電玩遊戲,IRL 能讓好友相聚變得更隨意又簡單。

這項價值訴求,不但讓 IRL 在成立之初就募得種子輪 300 萬美金,在擁有 130 萬位月活躍用戶(Monthly Active Users, MAU)、等待申請會員的名單高達 300 萬人後,今年 6 月 他們完成 A 輪 800 萬美金募資

對許多創業家而言,能在公司成立 2 年就征服這些營運目標,肯定是個值得驕傲的成績,但對 Shafi 來說,這些數字深具意義,因為他曾在 2016 年,提出相同的題目、相同的訴求,但結局卻是在市場上狠狠摔了一大跤:結束一家公司。

科技會隔離人際,但科技也能協助人們相聚

2012 年是 Shafi 首次創業,他開發一套人力資源管理的軟體服務「getTalent」,並在 2013 年成功出場。Shafi 在訪談中回想,那次的創業經驗讓他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協助人們建立情感連結,而非提出產業解方。

「當時候我看見許多學術文章討論,人們若多花時間與親友相處有益身體健康。我想以科技協助人們更輕鬆的相聚,而實現這件事是我的熱情。」

這是 Shafi 首次萌生「社交行事曆」的想法,他認為生活中的行事曆多用來提醒工作事項,卻沒有一個是用來協助人們規劃社交活動。Shafi 在 2016 年開發 IRL 的前身「Gather」,旨在促進親朋好友相約聚會,但沒想到 2017 年服務上線後,卻迎來一連串公關危機。

差勁的成長策略與形象危機,讓他收掉一間公司

Gather 的初衷雖為好意,但其介面設計、使用者體驗都出現非常大的紕漏,導致許多用戶不堪其擾。

以邀請參加活動的機制為例,Gather 最大的缺失就是會以簡訊的方式寄給非 Gather 用戶。Shafi 原以為這會是一個有效的成長策略,沒想到這個做法卻讓非用戶認為自己受到 Gather 的垃圾簡訊騷擾,抱怨連連。

原始用戶因此紛紛卸除 Gather,非用戶也開始在網路社群上大聲撻伐,更有記者因為自己收到未知的 Gather 邀請深感憤怒,在 TechCrunch 上寫了專文批評。

Shafi 修正產品的速度不及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輿論,於是在 2017 年結束 Gather。

IRL 創辦人 Abraham Shafi。   圖:取自 Abraham Shafi Medium

Gather 錯誤的成長策略讓許多人不堪其擾,就連 TechCrunch 的記者都寫文章批評。   圖:取自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