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我特別記下這個日子,因為招聯會訂這一天在大考中心召開「大學多元入學招生制度諮詢會議」。

開會通知單上,邀請的很多是一向力挺政策的相關團體、學校行政高層和極少數反對考招傾向資產階級的家長團體,其實,沒有我的名字;但,我想,招聯會和教育部不是說要持續聆聽各界建議嗎?曾經寫〈陳情表〉給小英總統的我,如果能出席這樣一個會議,有招聯會各常務委員的大學校長在場,我可以再幫窮孩子說說話,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就算只能列席旁聽也好,我,不請自來,闖關看看……

結果,會議室外,招聯會的工作人員不給進,委婉地表示,我的相關意見都可以由國教盟這樣的團體代為表達;我一再詢問真的不能進去嗎?開會不是要廣納民意嗎?我只想幫窮孩子再說說話……。確定吃閉門羹的我,看到這一扇操廣大中下階層孩子升學之路的門如此之近,而我,卻不得其門而入,不禁――潸然淚下……。有一位暖心的工作人員耐心傾聽我想要與會的原由,一路陪我走下樓,問我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我哽咽地、深呼吸一口氣後,請對方幫忙「如果可以,請幫我告訴那些大學校長――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請他們想想窮孩子,請留一條不花錢、考試就可以入學的路給窮孩子」!

大考中心外,剛剛走來時的微雨,變成了傾盆大雨。我向捷運站走去,濕了褲管和鞋子,臉上也止不住滂沱的淚……。我邊走邊拭淚,走了一小段,腦海中不斷浮現受制度折磨的孩子們與每天在各地辛勤工作賺錢養家的勞動階層家長們的面容與身影,我就要這樣回去了嗎……?

不!再試試吧!於是,我走回大考中心外面等,想等會議結束親自跟大學校長們說――「請給窮孩子一條不花錢、考試就可以入學的翻身之路!」我臨時找了一張紙,用快沒墨水的藍筆寫上這句懇求,但看不清楚,只好用紅筆再描上一遍。

我在大考中心外等著,抬頭望著大門上「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暗金色的字,想著:這就是年年處理攸關大考入學相關試務的機關重地啊!這道門,好難進!雨勢,一陣一陣,時而傾灌而下,時而停歇暫霽……。

斷斷續續地,有人出來。有一個男士,看完我寫的字條,一臉不屑地走掉;有的高中主任先是訝異,看了之後說了「謝謝」;有的客氣地說他們知道,請我去跟家長講,說家長比較激進不理智;有的告訴我「我們也是偏鄉來的」;有一位女士看了後,說「我家的經濟還可以」,聽到這樣的回應,我又忍不住淚……,大家大都趕著離開。

當然,也等到了朱司長出來,他原本急著離開,不想多言,但聽到我拜託:「司長,請給窮孩子一條不花錢、考試就可以入學的路!」司長還是很有耐心地停下腳步說:「教育部會盡力協助弱勢……;沒有錢的,大學都有提供補助、我們可以想辦法補助……」我說:「司長,你補助不完的!」我再度表達「窮孩子不一定要補助,給他們指考名額,指考名額太少了,法規有申請占45%的上限,教育部應該要管控!」司長再澄清:「教育部不能管大學內部招生名額如何分配,如果甄選辦得好,教育部不能叫校系降低甄選名額……」我說面試有諸多不公、題目難易度有問題,如:有的學生被問「請說說你認為十年後的台灣經濟會如何……」司長回應:「面試不是看學生會不會答對問題,很多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是看學生臨場反應……如果有發現任何不公平,妳告訴我,我來處理!」……

雨,停了;我,卻拭不完淚……

有一位出席代表沒拿會後餐盒,所以我沒給他看字條;他看我在門口跟散會後的成員提訴求,認出我是新聞上出現過的「李老師」,主動跟我說他也是某關心教育的協會成員,想要跟我「溝通一下」,因為我可能對制度有些誤解。

他說:「有些人不擅長考試,要給他們申請的管道……」、「老師應該帶孩子找到自己的多元智能……」;說「不要用考試綁孩子」、「制度是對的、制度剛開始可能不完美,應該是要去改正而非反對」;不斷強調「指考是有錢人補習補出來的……」我說:「今日新聞就有報導――台大有很有愛的高材生免費幫五十個拚指考的窮孩子補習;也有一些其他資源,如:教會的教友義務幫助窮孩子加強學力;我就是窮孩子、不補習也可以考上大學,要給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窮孩子指考名額」他說:「通常說自己沒有補習也可以考上大學,這是一種驕傲!」我說:「這不是驕傲!」他說:「這是驕傲!」

天啊!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因為看見勞工父母的辛勞與屈辱、深知家庭貧困,所以努力在課堂上專注學習、深夜在寒窗苦讀,想要考上大學為自己、也為家庭求一個翻身、改善家計的機會,會被說成是驕傲?這,不是驕傲!這是證明公平的考試入學制度,讓窮孩子有機會考進國立大學!我從來不敢忘記這樣幸運的機會,因此才會特別關心每一盞萬家燈火下、那些跟我一樣平凡而困苦、甚至是在破碎家庭、難以言喻的辛酸中成長的孩子,希望他們都有只要靠不花錢就可以考試入學的機會,到大學去大開眼界、扎根專業,畢業後再去改善自己家庭經濟、造福更多人。

我舉了一些面試的問題,他說「可以嘗試用線上面試」、「面試不是看口才」、「面試穿打籃球的汗衫跟髒髒的布鞋去,只要像學生樣,我覺得可以」我說:「你能保證每個教授都能接受學生穿著隨便、髒污?我們也不會要學生穿西裝去面試,但會教導要衣著乾淨得體、注意禮貌……」;說「沒錢的大學有提供補助,真的可以申請看看」我說:「你補助不完的、補助要不要看證明?」;說「全國那麼多校系,難免有少數瑕疵或不公……」、「不要再舉少數個案為例」;說「名額沒問題」、「教育部不能管大學各系名額怎麼訂(還強調以前就是這樣,我說――以前不是這樣!)」;說某生很優秀,拿到極優異的獎,就是適合不用看考試成績的甄選管道,我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家庭背景栽培支持;說「跟職場求職一樣,有人也會有父母幫忙,有人會靠自己……」;「想唸資訊科技相關科系無關修田野調查或程式語言選修課,而是看態度――上田野調查課態度好,教授也會錄取,態度一樣才會考慮錄取有修程式語言的,(但一直強調兩人態度不可能一樣)…… 」;說「學習歷程主要是看孩子的態度,不會看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只能上傳三項…」、說「學測以後是延後到五月,不會影響高三學習」說我「資訊錯誤,才會誤會制度……」

我看著他不知孩子們如何痛苦,連上傳件數、學測時程、指考名額都搞不清楚,卻一直要跟我溝通理念、強調制度沒有錯……,看著漸暗的天色,我決定停止溝通,轉身向捷運站走去……

其實,我真的不反對入學管道多元,但,申請入學、特殊選才,有太多不公,且明顯有利於有資源、有財富的階層,尤其,有很多校系名額比例真的嚴重失衡了!大學入學招生,不能只看見「特殊」,但不管「不公」!

雨,停了;但,我的心,還在下雨……。沒關係!孩子們、家長們,我們都要繼續努力,雨過,總會天青的!7月12,我特別記下這個日子,一道,進不去的門。

文/小丸子  李玉如(基隆完全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