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今天(17日)針對順豐事件發表文章指出,這象徵香港的「資訊圍牆」成形,也代表順豐對香港奉行「一國一制」,把香港包裹當成中國包裹。預見香港的待遇和形象「只會愈來愈跟祖國看齊」。

這篇題為「順豐的一國兩制,折射出香港一國一制」,由香港文化評論者陳帆川撰寫的文章指出,由於「一國兩制」的話題在台灣正熱,引起的輿論效應似乎比香港熱烈。

文章提到,順豐事件引發的「禁書」一事,與香港的關係其實更大,因為這意味香港的「資訊圍牆」儼然成形。而從台灣「閃靈樂團」未能獲得港簽,到英國金融時報亞洲主編馬凱的港簽被拒絕續簽,讓敏感人物因政治問題被拒絕入境香港,已成「家常便飯」。

文章說,其他的「家常便飯」,還包括傳媒選邊、大學整肅、出版受限、藝術節目自我閹割、政治電影人人喊驚等。如今香港除了網路平台力保不失之外,其餘所有思想、輿論和資訊傳播陣地,「皆無一倖免地面臨箝制與自我審查」。

這篇文章直指,當香港的「審查網」從入境人口延伸到進口物品,其實不令人意外,反而是一種「大勢所趨」。然而,這種天羅地網的審查不一定都來自幕後黑手,任何人只要「稍欠一點堅持、稍多一點奉承」,就足以「自我檢討政治不良成分」。

文章提到,順豐在台灣實行「一國兩制」,其實反映出它對香港已奉行「一國一制」,將香港包裹當成中國包裹,將入口香港當成入口中國。可以預見,隨著香港特區政府將高度自治權拱手相讓,香港的待遇和形象「只會愈來愈跟祖國看齊」。

文章指出,這一事件,部分台灣媒體即重提「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將這個「一國兩制的失敗例子」作為負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