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專欄作家西門斯( Michael Simmons )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說在傳統的觀念裡面,人們相信「瞄準月亮,至少可以射中老鷹」,所以總是會先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之後再去設法達成。但根據最新研究,如果想要成功,就「不要」訂下遠大目標!相反地,你應該用好奇心為基礎,將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興趣當作踏腳石,一步步去通往成功。

西門斯在《時代》、《財星》、《哈佛商業評論》撰寫專欄,也曾經出版過數本財經類的暢銷書籍,他最簡短的自我介紹是「教導現代人如何學習」。在這篇文章裡面,西門斯分析了通往成功的法門。

西門斯表示,很多人相信想要成功,首先必須給自己設定一個野心勃勃的遠大志向,然後再按圖索驥設法一步步地達成目標。但是最新研究已經發現,設定目標是一個障礙,而不是助力,因為人會改變,外在世界也會改變。而在你訂定目標的當下,你無法完整預估自己和世界的變化,所以人們往往會被目標困住,失去發現其他機會的能力。而且當你訂下目標,在沒達成之前,你必然會為此隱隱感到擔憂,覺得事情還沒做到。這會讓人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又可能會影響人們去採取一些不適當的手段,只為了早些完成目標。

西門斯指出,人們應該改變這種目標導向的思維,而改以不帶預期成果的好奇心引領自己前進。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興趣都比一般科學家廣泛得多、也深入得多。他們的很多研究一開始只是出於興趣,而並沒有去考慮該如何應用這些研究發現。

不僅科學家如此,很多最成功的企業領導人也有這樣的特質。戴爾公司創辦人說過,面對未來難以預知的動盪,成功的 CEO 最需要的是好奇心。 前 Google 執行長施密特( Eric Schmidt )也說過,經過多年觀察他發現兩種品格最重要:堅持不懈和好奇心。蘋果公司創辦人賈柏斯( Steve Jobs )更是憑著個人對藝術、美學、音樂的興趣,讓他製造出最受歡迎的科技產品。

為什麼好奇心這麼重要?因為唯有好奇心能幫助你去探索自己現在還不了解的領域。

好奇心會不斷帶領你去探索新事物,人的好奇心無窮無盡,因此滿足好奇心不是封閉的目標,而是開放的,可以無限延伸往未知的種種可能。而且滿足好奇心是深植於人心的內在驅動力,無須時刻提醒自己按照計劃達成目標,只要跟著本能和直覺走,人們本來就有很強的動力去搞清楚自己好奇的事情。只是過往長久以來,人們太相信必須專注在遠大的目標上,而壓抑了對自己感興趣、覺得好奇的事物的關注。

西門斯以自己為例,他說他讀 3 、 4 本書才會寫一篇專欄文章,平均每篇專欄要花費 80 小時去撰寫。如果以傳統的目標導向來看,他的行為非常沒有效率,若把稿酬換算成時薪,更是非常慘淡。但他並非為了寫專欄而寫,在探索各類主題的過程中,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西門斯益發精力旺盛,而他所閱讀消化的所有內容,即便沒有用在這一篇專欄中,往往也會成為下一篇專欄的素材,帶領他去研究另一個領域。

最後西門斯建議大家,如果想要獲得真正的成功,不要再抬頭眺望設定遠大的目標,請低頭自省擁抱內心的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