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今 (21) 日在臉書貼文,表示首都市長要引領台灣脫離委屈低頭,要重新佈局全球,並表示「兩岸一家親」在新階段的論辯定錨應該可以放在「台灣面對中國壓迫、首都應該扮演的角色」。 林昶佐強調,這不只是要從過度傾中的狀態下逐步脫身,不用再忍受不得不的委屈,更是要創造更多正向發展,讓台北進步。

林昶佐貼文全文如下:

首先,跟一些事先讀過這篇文章或在演講中聽過我這篇論述的朋友說聲抱歉,各位這幾天替我緊張,一直催促我這篇不要隔太久,或應該跟第一篇一起丟。但我們團隊幾經討論,還是決定照計畫時程來依序發表,請見諒。

續上篇「來吧!一起走向台灣的新階段!」文中所提的:「兩岸一家親」在新階段的論辯定錨應該可以放在「台灣面對中國壓迫、首都應該扮演的角色」,來檢視首都市長與候選人。

柯文哲市長用「兩岸一家親」來詮釋對中關係,我們多次公開反對。而包括參選市長的姚文智委員與許多朋友們也都提出批判,但大多停留在過去面對國民黨時所建構的論辯架構。包括批評他沒有台灣價值、統派、投共、沒有首都市長的guts,這些批判與訴求背後代表的是對於中國政府對台灣政界滲透、以及台灣過度依賴中國的深度憂慮。我認同這種憂慮。事實上,台灣長年來處於這樣的危機社會,我相信每個台灣人內心深處都有這種憂慮。(中國國民黨與統派除外)

但是,面對柯文哲,仍用面對國民黨的批判架構來論辯,是否有推進了建設性的結果?是否彰顯了現階段面對中國與國際局勢,首都市長該有的責任與願景?我認為是否定的。

對這些批判,柯文哲的回應說他對中國是「見人說人話」,也說「台灣目前太虛弱,無法對抗」。然後許多朋友就再罵更凶,繼續批判他沒有台灣價值、統派、投共、沒有首都市長的guts;他就再回答說這是台灣過度依賴中國不得不委屈低頭的場面話。變成一種loop。大家難道沒發現,許多過去打中國國民黨可以打到它咳血的招,現在都變成對空揮拳。

我們不能繼續在這個loop裡面鬼打牆了,這樣反而可能保送他一直到11/24都可跳過這些重要議題。而且,一直跟柯文哲比guts也是滿奇怪的吧。

從先前的周子瑜到最近的宋芸樺,這種「不得不」的委屈,台灣人當然不陌生。但我認為,首都市長除了同表委屈以外,責任是妥善規劃市府的城市外交與相關產業政策預算,帶領台北逐漸脫離這種委屈,從過度依賴中國走向新的國際佈局

中國國民黨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既然是中國的一部份,就沒有過度依賴中國的問題,也沒有委屈問題。因此馬郝擔任市長期間,其國際佈局就是全力強化與中國城市的交流,並在這樣的策略下推動了台北上海的雙城論壇。而2014的太陽花學運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台灣人民反對過度傾中的意志,柯文哲市長在該年年底當選上任,我想他應該有責任要清楚向市民說明:

一、您接手郝龍斌開辦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後,做了怎樣的檢討與重新定位?

二、與中國城市的交往,不能造成生活價值,包括自由與人權被犧牲。過去馬郝時代並不在乎。但您接手後,是否加強了管控與把關?

三、台北從馬郝市長時代強力推動與上海乃其他中國城市的交流,您接手四年來,是否進行了新的策略調整?哪幾個國際都市是台北新的重點結盟都市?

四、未來四年城市外交與國際佈局的願景是什麼?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近年來開始思考如何面對中國的壓迫,許多國家也是如此。例如,美國的川普總統在他首份國安報告中已詳述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澳洲總理暗示中國干涉內政,通過國家安全法案防堵中國勢力。不止是國家層級,過去幾年來我出訪許多國家,無論中央層級或地方政府,他們也多在思考如何避免被中國用不當的競爭手段干預貿易,如何不被中國的黑手介入自由的生活價值。這些國家的許多城市,都應該是台北要思考結盟合作的對象。

同時,許多國家正在發展新的國際佈局。例如英國脫歐後正在爭取新合作夥伴、澳洲持續加強融入亞太區域、乃至於日本急欲重返世界,還有台灣本身也正在進行新南向政策。國際社會正進入全新局面,許多城市結盟機會正等台北去把握。

另外,台北在全球的定位也應該重新檢討並革新。過去馬郝市府時代把台北市當成是前進中國市場的跳板,也就是爭取國際企業來台北設點並同時經營中港澳市場。但事實上,台灣與中國的法律與稅務體系完全不同,尤其許多網路新創產品,在台灣可以上架,在中國卻被封殺,馬郝台北概念顯然到處是bug。更何況,現在全球化的經濟讓國際企業擁有各種在世界各國多角化經營的機會,直接進入中國並非難事,找個「中國跳板」在現在的國際社會早就不被需要。傳統馬郝對台北市的定位,只是害台灣更深陷中國陷阱。

雖然台灣市場相較於中國小很多,但兩千三百萬人口約等於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冰島北歐五國的總和,是中型經濟體。發展新的首都定位與策略說帖,讓國際產業來台北設點並重視在整體台灣市場的投資,這將能啟動首都與全台的水幫魚魚幫水正向迴圈。

當然,除了台灣市場,台北也必須勾勒新的國際市場圖像,來栽培相關重點產業。這點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寫完,在此就以網路內容產業為例。台灣的自由社會,孕育許多無邊無際的創意,許多Youtuber、網紅、各種影音創作者在無國界的網路世界中發光發熱。雖然Youtube、FB、IG乃至於本土的17,都在中國被網路長城封鎖,但這反而是台灣的機會。台北應該全力爭取與國際平台、內容產業經記、IP再運用及周邊創意商品產業的合作,協助台北的網路內容創作者行銷,讓他們可以有充沛的資源來進軍全球自由網路市場的數億華語觀眾乃至於其他語系的觀眾。簡單講,除了請網紅來協助市政宣導,其實可以有更多前瞻性的政策來協助他們。

總之,我們需要清楚的城市國際佈局策略,推進新時代的城市結盟,爭取有前瞻性的國際企業來台北設點投資,擬定新的策略市場來推展觀光,才能為市民乃至於全台灣爭取更多國際機會。這不只是要從過度傾中的狀態下逐步脫身,不用再忍受不得不的委屈,更是要創造更多正向發展,讓台北進步。尤其,台灣的國際空間受到打壓,城市之間的合作更形重要,台北享受全台比重最高的資源、許多國際投資機會都優先落在首都台北,因此更是責無旁貸。

以上,是我認為對「兩岸一家親」的傳統批判之外,應該要進一步聚焦討論並檢視的內容,也是我認為現階段首都市長必須具備的策略、格局與願景。期盼可以看到柯市長清楚說明,您可考慮從最前面的四個題目開始回應。當然,也期盼看到姚文智委員未來提出相關政見。

我們時代力量台北市五位議員候選人也已依據本文的主張,拋磚引玉提出相關政見:https://goo.gl/JW1qAb 相信他們進入議會以後,將串連更多議員一起推進。

接著,我們將繼續以新階段概念為基礎,針對不同議題與政見持續表達我們的主張。希望能在這次選戰的過程中,跟大家一起前進,讓台北更進步、台灣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