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密切,雙方都有不少交流,但了結婚與工作之外,仍有不少弱勢族群長期滯留大陸,儼然成為兩岸人球。海峽交流基金會發言人管安露今 (1) 日表示,這種案例近年來越來越多,層出不窮。

管安露舉例,今年2月,成都台商協會通報海基會,有一名劉姓失智台商在成都街頭遊走,被當地的公安發現並協助安置,但是這名劉姓台商的狀況並不樂觀,失智狀況嚴重,無法與人溝通對話,也無法描述過往生活情形。

返台時,由於劉姓台商身體狀況不佳,不能一人獨自搭機;在這之前,海基會曾洽請內政部警政署協尋在台家屬,發現劉姓台商在台尚有兄弟姊妹、子女等家屬,然而由於劉姓台商赴陸多年從不曾與家屬聯繫,家屬不願出面協助安置。海基會先後與成都台協、警政署、移民署、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等單位多方聯繫,協助辦理證件、查找安置構構、安排返台航班,歷時近半年,程序繁瑣。

管安露說,劉姓台商的例子較為極端,但海基會協助處理滯留大陸國人相關問題,近年增加不少。她強調,由於滯陸的台灣人數字難以掌握,且往往是生活陷入困難、或急難需要救助被迫尋求協助,相關單位才能出手協助,因此難度相當高,是當局急需面對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