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白色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今天要介紹的白色恐怖受難故事,是當時泰北中學高三學生林秋祥,他被判處死刑。我在2013年看到與他同案的政治受難者呂沙棠寫的一篇追憶文章,呂沙棠被捕時是台北工專的學生,案首林秋祥只是18、19歲高中生,也是桃園很有名的足球健將、劍道選手,是位運動好手,也很有領導能力,當時一起打球的都被檢舉是地下黨,結果這群人都被抓了。

林秋祥原本家境不錯,家裡在桃園鎮中山路開了一家雜貨批發商,他是家中長子,所以被捕後家人十分著急,而這段時間在桃園不少被檢舉入獄的受難者家中,都有人去騙錢,被騙的林秋祥父母為了要救他,先賣地、再賣山,後來把兩間店面都賣了,就為了想救大兒子一條命,從此家道中落。

呂沙棠曾經在228事件時,參加桃園的學生軍與國軍對抗,但一直到最近他才敢說出來,他在回憶文章中寫到,當時被關在青島東路軍法處看守所時,林秋祥的妹妹常常送些衣服與食物來探監、面會,但是,有一次她的籃子裡裝的不是食物,而是一個才滿月的小男孩,原來是林秋祥與女友未婚生下的孩子。林秋祥被捕後女友發現懷了身孕,後來生下來,滿月後帶去給林秋祥看。可是林秋祥知道自己即將被判死刑,他除了幫小孩取名「林一奇」,也寫信給父母希望他們能夠認養這個小孩,承繼林家香火。但是,當時林秋祥的母親也懷孕,生下一個比林一奇還要小的女兒,再加上家道中落,無力扶養林一奇。結果,林一奇的媽媽在參加完林秋祥的葬禮後,抱著孩子回到家裡,由家中親戚先登記為親生子女,再由她辦理認養,後來在林秋祥被槍斃後大約1~2年,才帶著林一奇結婚嫁人。

我看到這篇追憶文章後,就打電話給簡國賢的養女簡碧雲(林秋祥的五妹),她證實林秋祥兒子的父母,就是在桃園鎮的永和市場裡賣豬肉。有時候林秋祥的母親會找她一起去買豬肉,其實,就是為了偷偷去看這位無緣進林家的小孩「林一奇」。可是,後來林一奇跟著父母搬走了,彼此也就斷了音訊。

我一聽到這個訊息,就知道「林一奇」是國小與初中跟我很要好的一位同學。2013年7月我去找他,想跟他談這件事情,結果,我還沒有開口,他就先問我:「同學,你對228及白色恐怖都很有研究,你是不是可以幫我打聽一下我的親生父親,我只知道他姓林,但不知道他涉及什麼案子。」於是,我就將事先準備好的林秋祥的判決書、以及呂沙棠的文章給他,他看了之後眼眶泛紅,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隔天,我們就到林秋祥的弟弟林秋連(已過世)的家中,向他的阿公、阿嬤以及父親林秋祥的照片、靈位上香。我認為冥冥之中有人在引領,讓林一奇找到親生父親,雖然這件事還瞞著他的養父及母親,避免刺激到已經高齡的他們,但是每年清明他都會去為父親掃墓。

另外要談的是林一奇有一位堂弟,也就是林秋連的第二個兒子林秉盷的岳父李哲男,是228事件時被打死的八堵車站站長林丹修最小的兒子,這個家族連同上一集我們談到的簡國賢最小妹妹的先生劉永流也是在228事件時被打死,兩家都有在228事件中遇難的親家,他們家真是一門忠烈,也是一門慘烈。這些都是這些年,我為桃園市文化局整理發掘的桃園228白色恐怖裡面的受難故事,我覺得相當感動與意外,能夠幫助我的同學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

林一奇其實隱隱約約也有感覺,因為林秋祥的母親有一次故意跟他家訂豬肉,指定由林一奇外送,然後告訴他:「這個是阿嬤、這個是阿姑…。」所以他一直懷疑自己的身世,再加上國小六年紀時為了考初中聯考辦淮考證,也是人生第一次辦身份證,結果身份證發下來後,林一奇的身份證背後寫的是「養父、養母」,林一奇才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可是他認為自己應該是母親親生的,因為母親對他非常好,再加上在永和市場擺攤時,一些年紀較長的鄰居,也多多少少不經意提到些什麼,而他就算有所懷疑也不敢開口問媽媽,所以一直不確定,再加上後來搬離了菜市場,與林家人也就不再有接觸。

林一奇因為自己坎坷的身世後來也有一些自暴自棄,其實他是一位業餘的畫家,只是後來忙於生計沒有辦法專心發表,不過,他曾經在桃園文化中心展出過作品,他的堂弟與堂弟的兒子也都很有繪畫天份。

林一奇回到林家祭拜祖先後,隔天也馬上去拜訪呂沙棠,並向他致謝。呂沙棠與林一奇的姑姑簡碧雲也很高興能夠找到林家的親骨肉。林家的家族聚會第一次歡迎林一奇回到林家,那一次他帶著太太與女兒,我也很榮幸受邀參加。跑了這麼多年新聞,發掘了這麼多白色恐怖受難故事,我自己也覺得冥冥之中,就在我自己的同學身上,為台灣在戒嚴年代,在228事件之後的白色恐怖裡犧牲生命的前輩,也能夠盡一點力量,找回他的骨肉。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

林一奇與姑媽到生父林秋祥的同案受難者呂沙棠家,向他致謝,因為他的文章讓林一奇找到回生父家的路。   圖:翻攝自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