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301制裁建議清單,大陸隨即公布報復清單回擊,其中包括被認為將「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大豆商品,學者認為,美方真正目的在於談判,中方回應措施也是為了掌握籌碼,現階段台灣最好低調應對,才能確保經貿利益。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認為,台灣「沒有那個必要、也沒有那個實力」介入美中兩國的貿易爭端,而因台灣與美中產業的緊密關係,在短期內無法調整產業結構的情況下,難免會受到衝擊,但全球情勢在轉變,會影響台灣的「不是只有美中貿易大戰」,應該更實際盤點台灣產品的「彈性值」,例如到底有多少產品經由大陸銷美、含中產品有多少,有數據清單出來才能談更具體的作法。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美東時間3日公布對中國301調查徵稅產品建議清單,涵蓋1300多項、價值約500億美元的產品,建議稅率為25%。北京隨後也在今天下午公布對原產於美國大豆等農產品,以及汽車、化工品、飛機等共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關稅,涉及金額約5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日前曾形容,拿大豆開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因為美國出口大豆中,有62%銷往大陸,而大陸去年自美國進口大豆數量則占整體比重的34.39%。

梁國源表示,美中雙方目前都已提出相當多制裁品項,但仍有緩衝期,並未排除再協商可能,而為了在之後的談判中能握有足夠的籌碼,達到「打到痛處」的效果,雙方提出這些制裁清單是一個必然的發展。

梁國源認為,若真進行制裁,要在短期之內尋求其他供給者可能會有調整彈性的困難,但像大豆這種農產品的彈性相對較大,因為美國並非唯一的供應者,且美國農產品相當依賴大陸市場,這都是未來談判中可能運用的籌碼。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美國發動這些貿易措施,是希望藉此與中方談判,消除美國認為大陸違反公平貿易原則的問題,中方也清楚這點,因此也必須透過回應報復清單來掌握談判籌碼。

李淳表示,關稅措施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可能不會持續太久,而未來幾個月中,課稅清單都還可能調整甚至縮小。

根據USTR公告,USTR將於5月15日舉行首次公聽會,各界可在4月23日前提出要求出席公聽會,摘述欲提出評論意見,並在5月11日前提交書面評論意見;公聽會後若有反駁意見,需於5月22日前提交,之後USTR將做出最後決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已經公開表明,美方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中方將立即將美方這一「錯誤做法」訴諸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解決。

對中國打算將美中貿易糾紛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李淳表示,依過去經驗,WTO要解決美中貿易爭端,約要2年到2年半以上時間,對眼前的衝突「遠水救不了近火」,但若真的轉移到國際機制來解決,面對兩大強國的戰爭,由於301調查並非針對台灣,台灣不太適合站出來表態,甚至從經貿利益上來看,台灣現階段最好保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