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林佳龍帶著中彰投苗雲嘉嘉七縣市空品防制四項共識,於今(21)日出席行政院會時代表向中央提出訴求,獲得行政院長賴清德肯定與支持。賴清德感謝林市長整合中部各縣市共同的空汙問題,四項聲明與行政院目標與做法一致,對行政院推動空汙策略非常有幫助。行政院已訂定「紅害減半」目標,他請林市長進一步帶領中部七縣市擬定對應目標及策略,中央地方攜手執行,效果會更好。

昨日林佳龍主動邀集彰投苗雲嘉嘉六縣市正副首長及秘書長召開「空品治理聯繫會議」,經共同整合意見達成四項共識。林佳龍今日北上出席行政院會代表向中央表達聲明訴求。他指出,空汙防制是國人最關心議題,治理涉及中央地方、跨縣市、超越黨派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經過七縣市共同討論有四項訴求,包括加速綠能發電、訂定全國鍋爐加嚴排放標準並全面補助、增加空汙基金地方分配比例、健全中部地區捷運及大眾運輸路網與公車營運補助全面加碼。

林佳龍說明,首先在「加速綠能發電」方面,建請中央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及太陽能建置,加速地方綠能發展,取代燃煤機組,以兼顧能源穩定及環境永續。其次「訂定全國鍋爐加嚴排放標準並全面補助」,建請中央參考台中市、彰化縣及雲林縣經驗,逐年、分級訂定全國鍋爐加嚴排放標準,並全面補助。

第三「增加空汙基金地方分配比例」,建議中央提高各汙染物空汙費費率,將地方所分配之60%固定汙染源空汙費提高至80%,讓實際受空氣汙染影響之縣市,依汙染貢獻實際受影響縣市比例分配地方,此外,移動污染源空汙基金之20%依實際發油量撥付地方,專款專用於減量措施及提供相關補償。第四「健全中部地區捷運及大眾運輸路網、公車營運補助全面加碼」,建請中央支持台中捷運綠線延伸至彰化、捷運藍線延伸至南投;各縣市客運公車營運補助及電動公車補助全面加碼,以提升公共運輸密度,降低汽機車使用。

對於林佳龍建議空汙基金經費分配部分,環保署長李應元回應,在移動汙染源部分,在上次縣市首長會議已決定提撥20%給地方政府,而固定估染源則由中央統籌調度,仍維持40%在中央、60%給地方,以受害程度分配資源非常重要,他會再召集全國環保局長進一步討論。

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台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而藍線延伸南投,交通部也會再跟地方政府討論;電動公車補助部分,也會更積極增加補助金額及數量;經濟部長沈榮津也針對鍋爐汰換政策的建議,表示將進一步配合研議。

賴清德表示,感謝林佳龍整合中部各縣市共同面對空汙問題,所提出的四項要求與行政院目標與做法不謀而合,行政院給予肯定與支持,這對行政院推動空汙策略會非常有幫助。

賴清德也說,空品關乎民眾健康,行政院在去年10月核定空氣汙染防制策略,經各部會與各縣市政府積極推動,空汙減量已獲初步成果,期盼大家再接再厲。為更積極解決空汙問題,今天更進一步訂定防制作為及改善目標,提出具體管制措施,包括要求國營事業達到超低排放、加速老舊車輛汰換、加強餐飲業、河川道路、營建工程揚塵股管理等,此外,並訂定指標性政策目標,包括2019年空汙紅害日減半、2030年公務車輛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展現改善空汙決心。

此外,賴清德也肯定各地方政府在空汙防制努力,特別是火力發電廠所在城市,包括台中、高雄、雲林、桃園等,承擔壓力很大,行政院不會讓地方政府獨立面對,會共同合作來因應。他也建議,行政院已有訂定「紅害減半」目標,希望地方政府也能響應。另外,針對固定行動汙染源、移動汙染源,有賴各地方政府幫忙,除了林市長能率領中部七縣市擬定具體策略外,各縣市政府也能與中央攜手共同執行,相信效果會更好。

另外,針對上周行政院通過空汙法修正第12條14條,維持環保署「會同」經濟部的決定,林佳龍會中也提出建議。他說,自己擔任立委時,與許多委員提案聯署對於空汙總量管制應由環保署主政,有空汙總量管制才能進行減量措施,這涉及要花3至5年來建立污染源排放量的查核系統及排放交易制度,長期來說,透過總量管制方式,讓使用者付費,汙染者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有了總量管制及減量措施,就能引導維持良好的環境,這是進步社會所要努力的方向,而相關交易制度,則以市場機制來處理。

林佳龍也感謝行政院賴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在台中空汙防制支持,包括台電中火生媒許可量減量許可,以及台電2座天然氣機組,能提早2年於2023年建置完成,此外,也提供綠色交通及綠能生態園區的補助,包括電動公車、大眾運輸系統轉乘,並在外埔建置全國全國最大的廚餘厭氧發電、第一個稻稈氣化發電的綠能發電廠,打造成為循環經濟的示範。

隨後,賴清德也召開記者會補充說明中央相關政策,經濟部目標在2025年綠能佔20%,也針對5000座工業鍋爐進行汰換工作,希望108年達到2090座的目標,經濟部會負責1000座商用鍋爐。
 
 

台中市長林佳龍帶著中彰投苗雲嘉嘉七縣市空品防制四項共識,於今(21)日出席行政院會時代表向中央提出訴求,獲得行政院長賴清德肯定與支持。   圖 : 台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