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網捕魚往往大小通吃,為維護海洋生態及改善海洋環境,減少刺網漁具造成生態環境的影響,新北市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今 (12) 日表示,先前已輔導575艘刺網漁船筏向中央申請轉型補助,中央核定首波補助刺網漁船筏184艘,新北市刺網漁業轉型正式啟動。

漁管處說,刺網漁具因取得成本較低且方便操作,為沿近海作業漁民普遍使用,但因作業位置及方式不同,而有底刺網、流刺網等不同類型。其中底刺網作業因位置靠近海底,網具容易被礁岩卡住形成礁區覆網,導致礁岩棲地功能降低,並持續造成生物被網纏繞而死亡,另流刺網等其他類型刺網漁業在漁撈作業時,部分網具可能受強流拉扯斷裂而流失於海中,隨後受海流、潮汐等作用漂流至礁岩區並覆蓋於礁岩上,造成海洋生態環境之負面影響。

漁管處統計到8月底為止,願意放棄刺網轉型如釣具類等低破壞性漁業種類之漁船筏數量計有575艘,都由市府輔導向中央申請轉型補助,專營船隻每艘補助20萬元,兼營船隻每艘補助15萬元。市府說,近來中央已核定首波轉型補助金3105萬元,囿於經費有限,本年度優先輔導184艘刺網漁船筏轉型。

船主蔡志鴻表示,自己從事漁業已20餘年,現在抓的魚跟以前不能比,不但數量比以前少,魚體體型變小,種類也不像以前那麼多樣性,主要的原因是海洋環境被破壞,以及用不好的漁法抓魚,市府鼓勵大家轉型用意很好,減少刺網船作業,對海底礁石環境比較好。他說自家漁船想轉型經營一支釣漁業,用釣的方式較不會傷害魚身,漁獲品質比較好,另可透過魚鉤調整來控制漁獲體型大小,即便釣到太小的魚,也可以立即放回,對生態環境較友善,讓資源永續利用。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新北市刺網漁船筏數量約1千餘艘,其中願意放棄經營刺網轉型其他種類漁業的漁船筏比例已達一半以上。本年度尚未獲得轉型補助的漁船筏,將持續敦請中央於明年度核定,並持續性每年辦理,以兼顧漁民生計的方式讓刺網漁業逐步退場。另針對未轉型的刺網漁船筏後續將推動網具標示相關措施,讓使用刺網漁具者負起使用責任,以嚇阻違規行為,可望逐步減少刺網對沿岸海域的影響。

而將刺網漁業轉型是趨勢,不只新北市,各縣市都陸續進行,包括東海岸的台東縣政府,全縣約1200艘漁船,其中3分之1漁船使用刺網,台東縣政府近來同樣爭取漁業署補助2047萬元,將輔導全縣104艘漁船轉型為一支釣、曳繩釣等魚法捕魚。縣府也說,輔導計畫已獲議會通過,補助資格為出海30天以上的漁船筏,將補助97艘主營刺網漁船、每艘轉型費用20萬元,另有7艘兼營漁船則每艘補助15萬元,拆除船上所有刺網等相關漁具設備,接著明年度還會爭取經費持續推動刺網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