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北韓最新一波的制裁案;金正恩在川普說出不惜用「怒火與戰火」反擊平壤之後,暫時打消要攻擊關島的計劃;川普正式下令美國貿易代表署,啟動調查中國是否對美國貿易不公中國貿易不公,若證實如此,美方可對中國進口貨施以懲罰性關稅與廣泛制裁。

上述發展在短短一週內發生,緊緊環繞著朝鮮半島緊張情勢以及美中關係可能生變兩大主軸。川普自認他成功達成「一石二鳥」的目標,也就是一方面用更強力的威脅嚇阻,約制金正恩近來一連串的挑釁,包括7月份兩度進行據稱可以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另一方面,川普自豪他用開啟對中國貿易戰,成功迫使習近平背書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的最新制裁案。

但或許短期內川普看似在外交上得分,長期來看是否如此仍有待觀察。就前者而言,金正恩一再挑釁,川普若是不強硬面對,同樣會遭致國內的批判。川普先前受困於「通俄門」醜聞和民調直直落的劣勢,透過外交來轉移國內施政不力的焦點不失為成功操作。雖然川普對北韓的用語過於聳動,諸如「烈火與戰火」或是「炮彈已上膛」都讓外界擔心會否造成平壤誤判,進而擦槍走火,但顯然川普認為此舉有效震懾了金正恩的虛張聲勢,曝露後者不過只是紙老虎的事實。

只不過川普挺而走險之舉,讓包括韓國和日本等直接面對北韓威脅的國家緊張萬分。日本首相安倍立即和川普熱線,重申和平解決朝鮮半島衝突的共識。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更誓言只有任何在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都必須獲得韓國的同意。作為美國與北韓可能開戰最直接的受害者,安倍和文在寅當然要確保川普不會做出此一決定。又或者如果川普真的決定開戰,也要事先告知日、韓,做好相關準備。

尤有甚者,金正恩在關島議題上略為收斂,這是長久以來慣用的手腕,先是虛張聲勢,再靜觀其變。因為有兩項因素是考驗川普能否有效制衡金正恩的關鍵。一是中國配合執行制裁案的認真程度,二是制裁產生實際打擊北韓效果的時間長度。對北韓而言,北京會否循往例又是重重舉起、輕輕放下之外是一大關鍵,畢竟北韓的經濟有九成操之在中國手上,而這次制裁案涉及北韓出口的礦產與漁產等,雖然不包括原油,但若是北京採取過去的作法,繼續替平壤「開後門」,金正恩當然有恃無恐。更遑論金正恩手中還握有進行第6次核試爆這項籌碼。

中國的態度是另一個變數。川普上任之初,擺足軟姿態要求北京合作共同制衡平壤,川普在與習近平數次的見面與電話對談中,先是極力稱讚習近平的努力,但從最近一個多月開始,逐漸公開表達他的不耐。8月4日的「川習通電」,川普再次施壓習近平。因為這次川普終於抓準習近平的弱點,那就是攸關年底十九大之前的北戴河會議即將展開,這是習近平鞏固權力以及鋪陳未來延長任期的重要關卡。川普在此時拉高可能攻擊北韓的分貝,又逐步打出「貿易調查」這張牌,就是算習近平在十九大之前維持內部與外部穩定的當務之急。因此中國必須在安理會的制裁案上簽字。

但如果習近平完成十九大的權力佈局之後呢?屆時若制裁案成效依然不彰呢?或是北韓繼續用飛彈或核試挑釁呢?

川普若真的別無選擇,必須對北韓開戰,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一舉殲滅北韓所有軍事設施,斬首金正恩與其核心官員,否則韓國首爾可能陷入火海,日本連帶也可能受到攻擊。而且朝鮮半島陷入戰火是北京的夢靨,絕對不允許北韓政權垮台,讓美國勢力長驅直入,最終結局可能是美中嚴重衝突。

若是川普最後對習近平徹底失望,決定採取對中國開啟全面性的貿易大戰,可能後果是兩敗俱傷,甚至殃及透過中國市場作為全球供應鏈的其他國家。更遑論屆時權傾一時的習近平挾著民族主義,肯定不會對川普有所讓步,更可以在南海甚至台灣海峽開啟另外的戰場。

因此,川普可能在現階段贏得對中國和北韓的面子,但長期而言還是必須提出更有效監督習近平執行制裁案,以及嚇阻金正恩蠢動的方案。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