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資源回收價格崩跌,許多縣市出現「垃圾危機」,也影響到仰賴回收補貼家用的基層個體戶(拾荒者)。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13日表示,未來將建立回收基金補貼彈性機制,回收價格太低時補貼回收商,以支撐回收和再利用系統的正常運作。

近來資源回收價格崩跌,中下游回收廠商收了回收物卻無處可賣,許多縣市也出現「垃圾危機」。再者,仰賴回收補貼家用的基層個體戶,賺不到生活費,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13日表示,他們並非單純的拾荒者,而是回收系統的一環,在回收物價格崩跌時,政府透過基金幫助,讓基層個體戶、回收商得以支撐。但是,基金需要發揮平衡價格波動的功能,否則將會因為後端沒人,讓整個回收系統停擺,後續會檢討基金的運作,透過費率委員會後訂定調整補助的費率區間。

環保署13日舉辦「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產官學合作發表包括:回收玻璃、廢電池、廢LED燈、電視主機板等回收物,透過研發產製技術可獲取高純度稀有元素等有用物質。

現場發表也以台灣每年25萬輛廢棄車作為回收再利用的範例,據統計,車上坐墊約可取出250萬公斤的泡棉,可製成近400萬片跪墊,此外,也可以做成地磚或商用裝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