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陣線7日呼籲政府調高基本工資到26300元、基本時薪也應調至163元,才能解決勞工與廣大打工族的低薪問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如果一口氣調升6000元,受害的將是基層勞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日決議基本工資調漲5%,基本工資為21008元,時薪則分兩階段調至133元。怎麼樣才是合理的薪資?勞資雙方爭論不休。

新頭殼專訪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林佳和,探討台灣基本工資問題。林佳和指出,實質薪資扣掉物價指數、貨幣抵銷等,台灣薪資已經超過10多年沒有成長。台灣平均薪資為4萬6千餘元,但是台灣的基本工資是20008元,僅占平均薪資比例43.5%,調漲後為21008元則為45%,都夠不上歐洲經濟學會所強烈建議的50%,如果用薪資中位數的3分之2作為所謂相對貧窮線的標準,也應該至少達2萬3、4千元以上。依這兩個標準來看,台灣的基本工資顯然偏低。

林佳和分析表示,低薪過勞是台灣社會的結構性現象,一般會將勞工分為3種類型:低階、高階、中階,這3個族群要提高薪資方法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就低薪者而言,政府最應該做的是提高「基本工資」,其他國家稱之為「最低工資」。對於低薪者來說,提高最低工資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要提高到相當幅度。

林佳和指出,提升最低工資是世界各國近年來致力推動的政策,最低工資的合理金額,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標準:最低工資佔勞工平均薪資的百分之多少?歐洲經濟學會及許多團體,都建議應該訂在50%以上,高者也有接近60%者。以台灣平均薪資4萬6千餘元的50%,最低薪資至少在2萬3千餘元以上,才是起碼的合理金額。

台灣900萬勞工,大概有150萬勞工月薪低於新台幣2萬元,200萬到300萬勞工月薪低於新台幣3萬元,在高科技業就業勞工人數佔20%的情況下,平均薪資約為4萬6千元,也就是有將近一半的勞工月薪在平均值以下。

工商團體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對底層弱勢勞工不利。林佳和則指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首席經濟顧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olow公開表示,他的經濟學教科書要改寫,過去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對底層弱勢勞工不利,這是錯誤的說法。

美國經濟學會在2006年左右呼籲美國聯邦跟各州提高最低工資,Raise the Minimum Wage活動上,高達650位經濟學家、其中包括6個諾貝爾獎得主,都齊聲呼籲提高最低工資。歐洲經濟學會甚至建議,景氣差、GDP下降,也應該提高最低工資。如何讓經濟好?這些經濟學家的觀點著眼於,勞工是社會多數的成員,要讓勞工有錢,讓勞工有消費力,提高社會消費力企業就會賺錢,形成善的循環。景氣不好、不幫勞工加薪,佔社會多數的勞工無法消費,內需疲弱、經濟差,將形成惡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