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新聞發展協會29日中午舉辦第58場「優沙龍」講座,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以「為什麼 台灣文學?」為題發表演說指出,台灣文學並非中國文學的支流,不該停留在漢人、男性、異性戀為主的觀點,應納入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女性主義、新住民文學,才能以包容多元的角度呈現出流動的台灣文學史。

出生於1947年的陳芳明是高雄市人,就讀舊城國小期間與本土藝人豬哥亮(本名謝新達)是昔日同窗,陳芳明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因主辦政治批判刊物被列入黑名單,後來解禁返台曾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現任政大台文所教授,並於2011年完成《台灣新文學史》一書,今年4月甫出版《革命與詩》散文集。

集政治黑名單份子、詩人、政治評論家、台灣史研究者多重身分的陳芳明表示,在他的台灣史觀當中,把日本統治階段歸類為「殖民時代」,至於國民黨則屬於「再殖民時代」,1987台灣解嚴、民主運動興起之後,才漸漸進入「後殖民時代」,此時有機會檢討過去的殖民者如何剝奪當地的文化,以致於喪失台灣本地文化。現階段台灣的民主運動已進入公民運動時代,最重要的是強調人權,他是國際特赦協會的會員,也關注台灣最弱勢的環境議題與人權問題。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和社會,對不同族群那麼包容」,陳芳明說,台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社會,平均每10年就會出現一次文學流變,例如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代、60年代的現代主義文學(例如白先勇的作品)、70年代本土作家崛起的鄉土文學、80年代的同志、原住民與女性文學,到了現代網路文學興起之後,就進入一個「大虛構的時代」,主因是需要一個寬容的社會來接納多元的文學書寫與聲音。

提到網路世代下多元的文學樣貌,陳芳明表示,他每個星期都會閱讀學生的網路文學作品,所有作家都比他年輕,在網路世界中,透過幾行數字與文字即可成詩,呈現台灣文學的多元樣貌,網路文學的力量也不容輕忽。

在書寫台灣文學的歷程中,陳芳明認為,要廣泛接觸並讓同志文學、原住民歷史與女性主義呈現於台灣文學史觀中,他透過文字讓自己的生命和現實社會交錯所擦出的火花,感受到真實的存在,並對台灣文學有信心且感到驕傲。

陳芳明認為台灣文學應具有包容性,接納多元族群的史觀,呈現出流動的文學生命力。   圖:周富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