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世界過濾大會14日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行,會中PM2.5口罩能否順利在台灣量產引發媒體關注,在流感疫情肆虐與細懸浮微粒PM2.5空汙日漸嚴重的情況下,民眾對可過濾PM2.5的口罩詢問度大增,紡織綜合所和不織布公會已接受經濟部委託,預計今年6月之後研擬出PM2.5口罩的國家標準,預計明年即可量產上市。

紡織綜合所先進過濾中心主任黃博雄指出,自從2003年SARS疫情過後,台灣已經研擬出一套防護病毒的口罩標準,而細懸浮微粒PM2.5比病毒還小,因此坊間販售的一般口罩仍具有過濾PM2.5的功能,但因民眾配戴方式不同,例如因每個人臉型不同、配戴方式及位置不一,導致口罩與臉頰與鼻樑之間的密合度不佳,因而無法達到理想的過濾效果。

黃博雄說明,目前台灣已具有研發超細纖維的紡織技術,例如可透過「熔噴」技術把纖維噴出來,讓紡織材質上帶電,把粉塵吸附在上面,或是用靜電把紡織的纖維拉得非常細,最後變成「奈米纖維」(低於1微米),即可達到攔截PM2.5粉塵的作用,一個過濾PM2.5的口罩重量約為一般口罩的十分之一,民眾戴起來感覺會比較舒服,一旦量產上市,售價大約訂在30元以下比較合理。

環保署空保處指出,口罩的密合度和舒適度會影響細懸浮微粒PM2.5的過濾效果,民眾最好要依照指示正確配戴,並注意定期汰換口罩,若有些標榜可以清洗的口罩,也要留意在清洗過程中,是否會損及口罩材質而影響過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