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會選舉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區域席次選舉有利於兩大黨,小黨如果沒有採取與大黨合作的策略就難以出線,小黨殺出重圍的空間只剩下政黨票。2016立委選舉除了原先藍綠板塊的台聯、親民黨、新黨、無盟以外,增加了太陽花學運之後的新生力量,如時代力量、綠社盟、自由台灣、樹黨,更有宗教成立政黨如民國黨與信心希望聯盟,宛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根據現有法律規定,要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政黨必須越過4種門檻,兩大黨之外的小黨如今正面臨如何越過包括選票補助款、分配不分區立委名額以及在國會成立黨團等挑戰。以下是相關門檻的規定:

參選門檻:

需要區域提名滿10席方能參與不分區政黨票登記,很多小黨無法派出有實力的候選人,很多候選人最後淪為「登記而不選」的型態,就是掛名當候選人補足10名功能而已。但有些國家會強制政黨必須參與政黨不分區的選舉,只要是登記政黨不需要提名區域候選人,例如韓國、泰國,但韓國也有低門檻的規定,若政黨未達門檻就強制註銷。台灣目前政黨有2百多個,但實際參與選舉不到1成,其中怪象與亂象有待釐清。

第一門檻:

這是新修新設門檻,2016年首次實施,所有登記參選政黨先要跨過3.5%,只要跨過此門檻,就可以獲得政黨補助金每年每票50元,達門檻大約每年可獲得2千多萬元的補助,對一個沒有席次的政黨而言,能確保未來4年經營無後顧之憂,準備下屆再次挑戰的本錢。

第二門檻:

政黨票最重要的門檻就是5%,此門檻可以分配立委席次,計算方式,第一階段以5%為門檻,沒有超過的政黨不列入計算;第二階段就跨過門檻的政黨得票數加總為分母,計算各政黨的百分比,例如2012年台聯拿下1,178,797票,第一階段計算出得票為8.9560%超過5%門檻。第二階段再計算越過門檻所有政黨得票百分比,得出台聯為9.5677%,再以0.095677 X 34席(全國不分區總席次)計算出3.253,台聯因此獲得三席不分區立委。其次取得下屆不需要推出10席就可以參選政黨不分區登記的資格,更取得下屆總統大選直接提名候選人的門票。

第三門檻:

擁有3席立委可以成立黨團,在立法院成立黨團之後,除了可以獲得公費聘用黨團助理以外,更得以參與政黨協商,無論政黨席次多寡,一個黨團在協商中就是一票,小黨的聲音獲得保障。

今年第三勢力的政黨,在大選中少了總統候選人母雞的帶領,更缺少區域立委組織票的帶動,加上民調支持度如果始終侷限在3%或5%左右者,其實在調查過程中選民樣本數非常少,民調並不容易顯示真實的面貌,所以政黨票除了政黨長期的知名度與形象以外,不分區名單更是焦點,但僧多粥少,如何兼顧形象與選票極大化是各政黨要絞盡腦汁,投票前一週的催票更往往是勝負的關鍵。

作者:洪耀南(智慧交易所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