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你同黨的總統幹了8年不得再連任,但卸任前已圖窮匕現,面臨跛腳困境,在野黨的挑戰者磨刀霍霍欲取而代之,多數選民也想要換黨、換人做看看,你如何在這麼不利的局面下還能接班贏得勝選?這是2008年台灣民進黨的謝長廷和美國共和黨的麥肯(John McCain),以及2015年中國國民黨的洪秀柱與美國民主黨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共同面對的處境。前面兩人承接同黨總統執政不力的包袱,想要「做自己」、「逆轉勝」皆回天乏術;後面兩位女士在各自政治競技場的實力、經驗、分量有別,也都嚐試與即將卸任的同黨總統「選擇性切割」,但希拉蕊明顯道行較高,不過也走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美國近代史上倒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1988年共和黨的老布希打敗民主黨的杜凱吉斯,成為自1951年美國實施總統兩任任期限制制度(term limit)以來,首位繼承同黨在位8年總統的候選人。主因在於雷根卸任之前廣獲美國人民肯定,老布希當了雷根8年副手,也沾了雷根的光環,加上挑戰者杜凱吉斯欠缺魅力,才讓老布希達成此一高難度任務。

但希拉蕊就沒有老布希好運。因為歐巴馬的政績很難與雷根匹敵,甚而歐巴馬很多政績也構成希拉蕊的負債。難就難在希拉蕊曾在歐巴馬首任擔任位高權重的國務卿一職,所以若要操作「選擇性切割」策略,必須精心計算。

就以最近讓歐巴馬費盡千辛萬苦遊說國會的「貿易授權法」(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簡稱TPA)在參、眾兩院的表決為例,歐巴馬苦嚐國會同黨民主黨同志的刁難,先後在兩院被否決打臉,TPA一度面臨胎死腹中。因為此一法案旨在授權總統加速對外貿易談判,完成「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國會對此僅能批准或否決,不得修改協議。由於TPP涉及歐巴馬卸任前在亞太外交戰略最重要的成就,但反對自由貿易的民主黨在工會壓力下,反而成為歐巴馬最大阻力。所幸歐巴馬施壓政治手腕,在最後關頭掃除眾議院的反對障礙,最快參議院在24日的最後表決可望通過TPA。

就在歐巴馬困坐愁城之際,正在競逐民主黨總統初選的希拉蕊卻在歐巴馬背後補上一槍。希拉蕊上週末在紐約的演說公開要求歐巴馬應該聆聽勞工團體的聲音,確保TPA不致傷害美國勞工權益。她更嗆聲若歐巴馬做不到這點,不如不要TPA。

希拉蕊此一發言固然有討好黨內支持者選票考量,但也形同自打嘴巴,更讓白宮苦惱不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重覆播放45次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時如何振振有詞替TPA和TPP背書的影片,極盡嘲諷之能事。

但「選擇性地切割歐巴馬」正是希拉蕊要贏得初選門票必須承受的代價。因為她的共和黨對手早已將她與歐巴馬的執政不力綁在一起。因此她雖然讚揚歐巴馬執政7年成功帶領美國人走出08年全球金融海嘯、拯救奄奄一息的汽車業、降低失業率、擴大移民權利,但她仍必須形塑她是弱勢族群與平凡百姓新代言人的角色,質疑歐巴馬任內民眾工資停滯、財富分配不均、政府投資不足、府會對立造成政府失靈等。縱使被質疑前後不一,但TPA和TPP正是她必須明確區隔與歐巴馬的差異之處,即使「選擇性切割」有失有得,也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面對民主黨內幾乎沒有對手,未來17個月的選戰,希拉蕊勢必會在更多政策領域展現與歐巴馬的不同,包括外交政策上提出更為強勢的主張。尤其共和黨群雄並起,全力抨擊歐巴馬外交過於弱勢,最近歐巴馬也正面回擊,在南海爭端上強力反擊中國的填海造陸,在東歐與中歐部署更多針對俄羅斯的飛彈與坦克,提供伊拉克政府更多訓練與配備對抗「伊斯蘭國」(IS),若加上TPA能順利走出國會,歐巴馬卸任前與TPP會員國完成第一輪談判的機會大增。凡此種種皆為有效反制共和黨批判的作為,某種程度上也替希拉蕊解套,避免切割歐巴馬的情事一再發生。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劉世忠(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