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有趣的一則財經新聞是,對於台股後市,中央銀行明顯槓上金管會央行外匯局長顏輝煌示警,投資人應居高思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雖未直接吐槽,但一再強調台股本益比合理,雙方迥異的言論,看得一般散戶「霧煞煞」。

央行的論調是,全球實體經濟並未穩健回溫,股票大漲,是因為多國央行採取貨幣寬鬆,所創造出的資金行情,白話一點講,就是基本面和股市面背道而馳,希望投資人要居高思危,注意資本市場情勢反轉。

曾銘宗則承襲近日一貫的說法,強調台股本益比合理,目前僅有15.7倍,且外資不停匯入,再創歷史新高,惟大戶還沒回來。這一席話,雖未直接點名台股要挑戰12000點,但想像空間大,一旦大戶和中實戶一起回籠,台股鐵定氣勢如虹。

究竟央行和金管會誰說的對?只能說,各有各的立場。央行行事向來保守,以「踩煞車」的思維來保護投資人,絕對站的住腳;對照之下,曾銘宗股市操盤經驗豐富,以技術面、資金面、籌碼面和政策面等各角度,判斷全球股市趨勢,也相當具說服力。

要當聰明的投資人,可把兩邊論點反覆思考。是的,我們該注意資本市場的情勢反轉,免得當最後一隻老鼠,賠上辛苦賺來的錢。但重點就在於,情勢反轉了嗎?目前看起來,真的還沒有,即使近日台股回檔,外資依舊持續買超集中和櫃買市場,分別連買10個和11個交易日。

外資愛台股,目前還沒有變心的跡象,反倒是國內散戶超級冷漠,不是乾脆不進場,就是集中在海外資產。籌碼更為乾淨下,反有利後市拉抬。因此,持續關注外資期現貨買賣超狀況,若有逐步擴大賣超的現象,就是一大警訊!

不過,話說回來,央行該不該對台股發表看法,見仁見智。以美國為例,FED主席和官員們,也不會因美股不停創新高,就急著出來踩煞車,最近一次論及股市是半年前,某官員擔心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將影響經濟和國力,提到「最嚴重恐怕將導致美股本益比減半」。

中國因國情不同,官員講話隱含政策作為。最經典的案例是,央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中旬表示,「資金進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被解讀中國官方極力作多股市,使得陸股隔天開高走高。

據我觀察,台灣的財經部會首長,這一年多來,很喜歡對股市發表見解,當然也跟媒體喜歡大作文章有關。只是當官員們說法不一,股民可能陷入兩難,此時多做功課,成了明哲保身的唯一方法。

作者:盧燕俐(財經媒體人、理財專家)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