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日益普及的線上交易,俗稱第三方支付專法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即將於5月3日上路。不過,大力推動電子商務、有台灣「網路教父」之稱的詹宏志卻說,過多層級重複的保障,恐讓台灣的第三方支付淪為「有錢人的遊戲」。
攸關第三方支付的行動金流爭議多時,台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今(14)日舉辦座談會,邀請網路、銀行、金管會三方共同參與討論。
根據行動支付業者估算,今年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將達新台幣890億元,且持續成長中。
專法上路後,未來民眾在網路上消費時,除了現有的網銀轉帳、信用卡刷卡、臨櫃匯款等方式外,也可以透過電子帳戶綁銀行存款帳戶的方式,直接使用電子帳戶付款。而民眾在電子帳戶上,將可執行代收、代付、儲值、匯款等金融業務。
同時,金管會也明文規範,民眾每日儲值、匯款金額上限為新台幣5萬元。
而為了避免支付機構違法未將支付款項交付信託,或取得銀行十足履約保證,條文中也明定,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應提撥基金,設置清償基金。若電子支付機構因財務困難失去清償能力而違約時,清償基金得以第三人的地位向消費者清償。
對此,今日出席討論的PChome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董事長詹宏志表示,雖然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讓行動交易多了安全保障,但他對未來發展並不樂觀。
詹宏志說,因為包含清償基金、準備金、設立相關機構業務必須提報金管會許可等措施,過多層級的保護,提高了年輕人參與的門檻,「讓第三方支付變成有錢人的遊戲,從此台灣要跟行動支付的創意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