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前夕,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於今日(5)召開記者會,偕同其他公民團體簽訂連署,主張普設非營利幼兒園,改善台灣托育問題,解決年輕父母的經濟重擔。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公立幼兒園『患寡又患不均』,政府財政困窘的情況下,沒有增設的可能性,非營利幼兒園就是在解套。」並呼籲年底縣市首長候選人應提出相關政見,在所有社區普設非營利幼兒園。

根據主計處統計,去年25-29歲的青年平均月收入為3萬1046元,有51%月收入不滿3萬元,而私立幼兒園每月收費就高達1、2萬,使許多父母肩負沉重壓力。

公視《有話好說》的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聰,今日以爸爸身分站出來表示,大女兒先前抽不到公立幼兒園,而1個月私立幼兒園學雜費、註冊費等就要收2萬1000元,比念大學還貴,其他高級幼兒園甚至要3、4萬元以上。後來,大女兒好不容易在5歲時抽到公立幼兒園,「簡直像是抽到樂透」。

依據教育部《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社區國小的閒置校舍釋出,作為非營利幼兒園所用,由政府提供校舍。劉毓秀表示,在經濟弱勢地區,家長每月僅需負擔5000到6000元,而在非經濟弱勢地區則負擔7000到8500元,支出為教保人員薪資,其餘營利全無。然而,許多國小不願意提供校舍,擔心年齡不同的學童會相互干擾。劉毓秀呼籲,縣市議員應積極協調,釋出學校、社區附近合適的場地。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李雯莉表示,第一線接觸幼兒教育的人員面臨低薪、高工時、缺乏好的教職環境的窘境。她認為,非營利幼兒園得以保障專業教保人員的工作權,提升教保服務品質。台灣勞工陣線張烽益也認同,「這是家長、政府和教保人員三贏的局面。」

婦女新知基金會覃玉蓉表示,目前有1/5的女性因為生育而離職,但後來復職的只有1/2,且已間隔5到6年,職涯中斷對女性相當不利,導致女性在老年陷入貧窮的情況是男性的6倍,聯合國將之視為全球的性別人權議題。覃玉蓉認為,不能讓女性因傳統的責任和公共托育的政策而陷入未來貧窮的問題。

另一位育有2歲孩童和2位高中生的爸爸代表李榮隆提到,台灣教育預算分配不夠透明,尤其城鄉資源分配不均,許多偏鄉地區老師薪資低。他又說,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的數量比是3:7,年輕人當然不願意生產報國,在面臨老年人口成長、少子化無法改變的狀況下,台灣財政當然會越來越困難,如果非營利幼兒園普設,年輕人也會提高生育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