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來台,卻是路過台北市而不入,也沒跟台北市長郝龍斌會晤;外界推測,應是有意降低政治意味。豈知,就在郝龍斌今(29)日結束中國4日行之際,最後一個離開北京的行程,卻還是跟張志軍在「釣魚台國賓館」接受午宴款待。

張志軍見到郝龍斌時表示「很高興見到老朋友」,對於65年來首次訪台,他深入基層,面對面與台灣民眾互動同時,傾聽台灣民眾熱情的聲音,過程中,基本上不談政治,只關心對經濟發展有利的議題。他認為,與台灣的民眾互動是沒有距離的。

對於此次張志軍訪台所遭遇的抗爭事件,郝龍斌表示,這樣不禮貌的動作一般而言,並不是台灣常態的事,更不代表台灣絕大多數人的意見,他認為任何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力,但應該要在「和平理性」的前提下進行。但郝龍斌肯定這次張志軍訪台的成果,他認為這是兩岸「官方對官方的開始」。

對於兩岸交流,郝龍斌認為,除一般經濟文化的交流之外,更應該加強青年學生的交流,同時他建議擴大交流的面向與內容,讓兩岸的交流往來更頻繁、更多元,幫助。

上午,郝龍斌與駐中國媒體茶敘時,媒體關心郝龍斌對北京此行的印象,郝龍斌表示,北京是文化古都,有許多歷史建築,文化的氣息相當濃厚。距離上次他到北京已有十多年,郝龍斌認為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城市建設有很大的進步,尤其對於生態及環境保護的部分也都很重視,在城市綠化及交通的改善都明顯看到改善。

由於郝龍斌也多次前往上海,對於二個城市有甚麼差異?他則表示,他對二個城市的市民印象都很好,不論在上海還是北京,他都受到熱情的款待,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媒體關心郝龍斌是否會持續對兩岸交流努力,對於任何有助於兩岸長遠的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增加互信的,他都會全力協助與推動。

媒體問郝龍斌認為兩岸同異之處。郝龍斌認為相同之處是,兩岸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同樣受中華文化的薰陶,我們到大陸任何一個城市,都是沒有隔閡的。 但是,自從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當時的台灣民眾即有被拋棄的感覺,感情受到傷害而開始有了隔閡。

郝龍斌表示,在經過多年的隔閡之後,政治與社會都個自有不同的發展,他認為應該要向前看,應該通力合作,改善兩岸關係。尤其,台灣是民主的社會,更應該以包容的態度,聽聽台灣多元的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