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晚近與許多周邊國家如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都日益緊張。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前(12)日刊登亞洲地緣政治與經濟分析家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的1篇投書,指出中國讓鄰邦對其軍事演習疑懼日增,恐會喪失軟實力(soft power)。

海德林指出,他在亞洲各地演講或參加東亞事務討論時,都會被問到「中國是否會侵略她的鄰邦」。世人關心中國的軍事預算,更甚於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投資與貿易關係。

在伊朗,很多商人抱怨中國的機會主義生意手段。該國的產業界人士和消費者對於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商品,會如何衝擊到伊朗的經濟甚感憂慮。在日本,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國家面對崛起中的中國,有沒有能力防衛。在菲律賓等國,大眾對中國的觀感更因南海主權爭執而急轉直下。在越南,中國被越來越多人視為北方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海德林指出,許多亞洲學者過去幾年曾經試圖解釋,中國的崛起不必然等同於演變為1個區域強權和領土上的侵略。學界有不少人採取類似當年美國柯林頓政權的觀點,認為將中國整合到全球經濟中來是個比較妥善的策略。這套策略也的確順利運行了幾年。

中國在鄧小平掌權後,轉型成為有活力的經濟體,並扮演區域穩定力量。在1997年的東亞金融風暴,也扮演了1個非常具有建設性的角色。

海德林分析說,中國前幾年以低息貸款和文化外交,搭配低調的對外政策與和緩的措辭,大幅提升了自己的軟實力。特別是對東南亞一些較小的國家,以及非洲與拉丁美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具有吸引力。當時,中國的鄰邦如日本及菲律賓都對中國的崛起持正面歡迎的態度。

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任內(2000-2008),許多人對美國的超級大國姿態感到不滿;當時中國在亞太地區,甚至到大洋洲,都比美國更受尊敬。

海德林指出,在鄧小平掌權時,中國採取務實低調的外交政策;近年來的全球經濟衰退卻顯示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當中國還能維繫高成長率時,西方主要大國的全球聲望卻都顯著下滑。隨著所得增加、民用和軍用科技突飛猛進,中國的國力也大幅增長。中國的民族主義也日益抬頭,許多中國人都認為時機已經成熟,要恢復國家的歷史榮光。

儘管如此,印度戰略專家查勒尼(Brahma Chellaney)觀察到,中國選擇的作法是逐步智取,得寸進尺。如此一來,北京仍然有足夠的戰略空間,避免與鄰國爆發不可收拾的衝突。然而,中國在國際上的民調還是日益惡化。蓋洛普的最新民調就顯示,美國人認為自己的頭號大敵不是伊朗,也不是朝鮮,而是中國。

海德林在結論時指出,越來越多人贊同美國政治學家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觀點,認為中國崛起不會是和平的,北京和歷史上其他強權一樣,會試著主導周邊地區。到最後,中國或許能在與鄰邦和美國的硬仗中取勝,但所要付出的代價是過去幾十年來辛苦累積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