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包裝米接連被驗出品質與標示不符,為了避免受到農委會裁罰,許多米商紛紛將產品降等,但價格卻沒跟著降低。米穀商業公會、米穀工業同業公會等單位今(14)日下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強調國內現行的包裝米標示規定太過嚴格,要求農糧署改善。至於是否降價,公會表示,米本身並沒改變,不需降價。

國內近期爆發多起混米事件,由於裁罰標準變嚴,許多米商直接將產品降等,但價格不變。對此,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無法因此對業者開罰,但仍呼籲米商應降價。中華民國米穀商業公會、中華民國稻米協進會、台灣區米穀工業同業公會等米商相關單位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市售米的檢查規範。

米穀商業公會理事長吳源昌指出,台灣的包裝米標示規定太複雜,又嚴格要求標示等級,但事實上1級米與2級米的差距很小,而其他國家只規範標明廠商名稱、品名、重量等,並無要求標示等級,農糧署應重新檢示相關規定。

針對外界認為包裝米降等也應一併降價,吳源昌說,由於農糧署修正「違反糧食管理法裁罰作業要點」,將懲處主體從產品改為糧商,因此只要糧商違規達4次,就會被撤消糧商登記證。他表示,許多米商都認為這項規定太嚴格,因此才將產品降等,但是米的品質沒變,所以不用降價。

對於糧商的不滿,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農糧署會檢討現行規範,近期內將訂出新的標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