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今(12)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是亞洲乃至於世界發生髖部骨折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該報告同時指出,未來台灣50歲以上的人口中,有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將因骨質脆弱而發生骨折。

這份名為《2013亞太地區調查: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費用以及負擔》的報告,是為了提高亞洲地區對骨骼健康狀況的認知所作的研究

該報告指出,這次調查的16個亞太國家與地區中,僅有4個國家已將疏鬆症列為衛生健康的工作重點之一,台灣是其中之一。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裘蒂•斯坦馬克(Judy Stenmark)表示,儘管骨質疏鬆症在亞洲地區廣泛存在,並日益成為一大健康威脅,但相關的診斷和治療手段以及財政支持仍十分匱乏。斯坦馬克說,在過去30年中,大多數亞洲國家髖部骨折的病例均增長了2至3倍。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髖部骨折會發生在亞洲。

該報告指出,骨質疏鬆症在台灣流行的原因,歸結於台灣日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鈣質和維生素D的飲食結構。該調查發現,台灣19歲以上的人口中,有61%的男性和71%的女性維生素D攝取不足,平均每日鈣質攝入量也僅為推薦量的62%,分別為男性622mg和女性628mg。

營養師瓊安娜•陶德表示,通常人類的骨密度在30歲時達到頂峰,30歲以後,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和定期鍛煉,骨密度便會逐漸下降,並可能最終導致罹患骨質疏鬆症。攝取足夠量的鈣質以及維生素D,配合定期持續鍛鍊,對骨骼健康相當重要。因此,提高台灣乃至於整個亞洲地區對於骨骼健康狀況的認知,並教育人們如何才能保持強壯、健康的骨骼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