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上路至今,藥品審查機制已有重大改變,從今年二月起,有關藥品是否納入健保給付以及其給付的審查規定,改為兩段式,但有專家擔心,兩段式藥品審查可能會延遲新藥給付納入健保的時程,也有醫師呼籲,應讓急重症患者能夠先自費使用新藥物,讓好的藥物能夠早日引進。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今(29)日召開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研討會,邀集健保局等機關與學者專家、業界、民間代表等,針對共同擬定會議的定位與角色,以及好的新藥如何快速且合理的引進台灣進行討論。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理事長梁明聖指出,現階段的兩段式審查可能會延遲新藥給付納入健保的時程,他呼籲審查過程應該要透明公開,並制定過程中每個環節作業所需的時間,確保民眾用藥權益。

童綜合醫院副董事長童瑞龍則說,醫界不排斥引進新藥,但他認為在健保局還沒核定藥物和給付之前,藥商應該先自費處理,讓急重症患者能夠先自費使用藥物,也讓外國的新藥能早日引進台灣。

研討會中,藥界對前次共同擬定會議裡,對阿茲海默症、降血脂、抗憂鬱症、胃癌等藥物給付標準的放寬表示肯定,並呼籲審查內容應透明公開,以確保民眾用藥權益。

有關藥品是否納入健保給付以及其給付的審查機制,以往是由專家組成的藥事小組討論決定;從今年二月起,藥事小組已轉型為專家諮詢會議,其決議還必須通過「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定案,該會議代表除了主管機關及專家學者,也包括了各層級醫院代表、藥商、民眾與雇主代表等,從原本的單一階段變成現在的兩階段審查,擴大民眾參與,不再只有專家決定。

由於該會議的多樣性背景與過去的藥事小組以醫藥專家為主的情形截然不同,造成外界質疑,藥商僅能列席卻無法參與高度專業的討論,醫院代表仍擁有佔半數的決策權。民間團體則表示,藥物給付與否不該只考慮價格,衛生署應先訂出優先價值,以免不同族群爭取藥物給付而互相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