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原住民孤兒之父」之稱的高雄市六龜山地育幼院院創辦人楊煦,23日清晨在睡夢中辭世,享年105歲。楊煦畢生奉獻給原住民山區孤兒,不僅使這些孩子免於陷入流浪的苦境或絕境,且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半世紀以來收容的1千多名孤兒定6月15日為楊煦舉辦追思會。

楊煦原籍山東曲阜縣,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畢業,民國37年來台,在豐原高中、台中師範學校任教。來台3年後,與苗栗泰雅族女子林鳳英結婚,進神學院深造任神職。民國41年,夫婦倆在台北家中收容第1位原住民聾啞孤女林路得,民國44年,南下到高雄縣六龜鄉宣教。

由於收容孩子日多,教會不敷使用,民國53年,楊煦夫婦帶20多名孤兒到荖濃溪畔買下大片山坡地墾荒定居,當時房舍簡陋,出入靠流籠渡河,直到被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前總統蔣經國視察時發現,才要求有關單位協助改善,蔣經國並曾先後6度前往六龜育幼院探視。

楊煦9歲喪父,求學期間曾獲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資助,並一度住在孔家,也因此他對「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感受格外深刻。在楊煦牧師夫婦心中,只要是人,都是神所創造﹑所愛的,不分山地人,殘疾人或平地人,皆有所養。

民國63年,一位路人在岡山菜市場內發現一個無雙臂的女嬰,許多收養人望而卻步,楊煦夫婦獲知後立刻趕到岡山,將缺少雙臂的女嬰領回養育,取名楊恩典。儘管楊恩典發育不全,體弱常生病,楊煦夫婦毫無怨言,並親自教導楊恩典用雙腳代替雙手,學習雙手所能做的事,日後並成為有名的口足畫家。

楊煦以「傳福音、交朋友、養孤兒」為職志,創辦孤兒院半世紀,收容的孤兒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均有謀生能力,有鄉長、教員、護士等,知名歌手梁文音也是在育幼院長大。這些孤兒、棄嬰在楊煦夫婦付出誠摯愛心,盡心照顧、教養下而免於陷入絕境,且皆成為社會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