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菲律賓移工離鄉來台灣從事老年照護工作,然而他們付出的辛苦,並沒有得到社會該給予的重視。今(2)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邀請到紀錄片《麵包情人》的導演李靖惠,除了請她分享《麵包情人》13年拍攝過程的點點滴滴,也讓大家看見她和片中「菲媽」互動所產生的感動。李靖惠勉勵網友,「欣賞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是正直努力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李靖惠表示,《麵包情人》(Money and Honey)是花13年所拍攝完成的紀錄片,開始拍攝的機緣是由於外婆曾經住在安養院,因此就在該安養院接觸這些外籍看護工,看到看護們與老人的互動與因為思念家人所產生的移情,才有了拍攝此片的念頭。

她表示,此片以「金錢、夢想、親情、鄉愁」為主題,記錄了幾位菲律賓移工「菲媽」離鄉背井來台灣工作的故事,能讓我們看見「菲媽」是如何面對遠離家鄉、家人的異鄉生活,並如何忍受及克服孤獨寂寞,最後,帶給我們對外籍看護的反思。

關於幾個結構性的議題,李靖惠做了一些說明。她提到,菲律賓是僅次於墨西哥、世界上第二大輸出勞力的國家,每年約有約有1/10的人口去他國從事勞力工作。而他們每年會有大量的錢寄回來,以便撐起菲律賓的經濟。但是,當他們合約結束回國後,也有可能因為經濟需求,再次進入出國工作的勞動循環中。

李靖惠也無奈地表示,勞委會雖然規劃雇主可以自己聘僱外籍看護工,但程序仍相當繁雜。因此,來台灣找工作的勞工,幾乎都要仰賴仲介公司介紹,因此龐大仲介費,便迫使「菲媽」要更努力工作。

根據拍片與平時互動的觀察,李靖惠舉了一個感動的例子,她說,一般台灣人會認為菲傭是為了錢才來,並不會認真對待安養院的阿公阿嬤,也才不會把老人家當成親人。但是她說,「我外婆過世時,有一個平常照顧外婆的菲媽,夢到外婆來夢裡向她道謝」。因此,李靖惠認為,菲媽們和老人家們是會把彼此當成家人對待的。

對於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年輕人到國外打工淪為「台勞」事件,有些年輕人在第一時間跳出來強調自己是出國增廣見聞,並非去賺錢,跟菲律賓人不一樣,也不認為自己是台勞。李靖惠心疼「菲媽」被貼標籤,她表示,「為了愛與夢想努力奮鬥的人,都應該被尊重」。李靖惠強調,《麵包情人》與台灣家庭社會、國家發展產生對照,因此她欣賞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是認真、正直、努力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談到觀眾對紀錄片的回饋,李靖惠感到欣慰。她表示,有觀眾看完電影改變對外籍看護工的刻板印象,不再認為她們髒髒的,也能體諒她們聚在起的「吵」,其實是「他鄉遇故知」的興奮。「想想我們自己台灣人,三個女生在一起不也是會喧嘩?」她認為應該對移工將心比心,體諒她們。

對於《麵包情人》中的主角貝比,李靖惠做了相當多的描述。她提到,貝比為了讓老公和小孩有更好的生活及求學環境,隻身來台灣工作,而樂觀開朗的貝比也能克服思鄉的情緒。但李靖惠也認為此想法有其盲點,「菲媽這麼努力賺錢,小孩真的能體會到她的辛勞嗎?還是只是仰賴她寄回家的錢?」而當努力賺錢後,「得到的只是疏離的親子關係,菲媽會不會覺得很難過?」

《麵包情人》目前已巡迴20幾個國際影展,得過包括韓國釜山國際影展、國內女性影展觀眾票選獎等5座獎。李靖惠說,以前的刻板印象是想到老人、勞工、紀錄片等名詞就會覺得很沉重,但這次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即將在10月5日起,接力在台北、台中、高雄的電影院深情上映,邀請網友們進電影院欣賞這群「菲媽」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