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勞委會召開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9日剛結束,會中資方提出不要年年調整的建議,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則回應,過去十年有好的經濟成長,勞工薪水卻沒受益。如果不想每年談調整,資方就先補足這段落差。

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今(14)日的節目邀請到洪敬舒以勞方觀點來分析這次的基本工資調整。在這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中,基本工資調整為19047元,時薪分兩階段調整到115元;基本工資調整後的結果,與勞方原先喊出的23151元有很大落差。洪敬舒表示,這樣的結果勞方當然無法接受。

洪敬舒說,最低薪資或是基本工資的保證各國都有,代表的意義就是勞動者透過勞動,能取得最基本生活所需的報酬。在審議委員會中有勞方代表、資方代表、學者以及公部門,台灣的基本薪資並沒有高於其他國家,但談判結果總是無法達到預期。

洪敬舒表示,在過去台灣曾經有十年的基本工資都沒有變過,但經濟成長卻都是4%或5%以上。換句話說,整個經濟成長的果實,底層勞工根本吃不到,獲利的只有企業。勞方一直以來有一個很大的訴求,就是基本工資應該要補足這段落差。

對於資方代表提出不用年年談薪資調整的訴求,會造成社會動盪。洪敬舒則說,資方並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依據,去告訴大家為何不用年年談。如果不想年年談調整,洪敬舒認為,先補足過去的落差,並要政府公布精確的薪水調整的公式,薪水漲足後依照公式走,就不用年年談調整。

洪敬舒指出,以廣義對貧窮的定義,全台灣應該有200萬人,當基本薪資無法滿足他們生活所需時,他們所能依靠的就是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又來自於政府稅收,這樣並非社會結構的正向發展。

關於每年資方都會提出的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拖鉤的問題,洪敬舒說,同工同酬是普世價值,不能因為國籍就差別待遇,否則台灣人到外地工作,也有可能會碰到一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