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即將在本週前往緬馬(舊譯「緬甸」)參訪,引起北京緊張。緬馬一向被認為是受中國保護的國家,最近卻開始出現在中美間求取平衡的現象。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昨日的1則報導指出,新近被任命為國防軍總司令的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將軍打破了緬馬軍方高層數十年來的傳統,沒有在上任後先訪問北京,而是先忙著接待美國特使米切爾(Derek Mitchell),又去了越南一趟。越南與中國之間相當不睦,近來又開始與美國建立較為密切的關係。敏昂萊的行動,自然引起北京的關注。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進平昨天在北京接待敏昂萊,提醒說兩國之間的友誼「面臨國際變局的考驗」。

緬馬本身也是變局中的一環。現任的文官政府在去年3月從軍方手中接棒後,便開始釋放政治犯、和少數族裔接觸,並試著和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展開政治對話。

緬馬在1962年起受到軍事獨裁統治,1988年當局殘暴地鎮壓民主派人士後,受到國際制裁而孤立,乃長期倚賴中國。但上週五,在緬馬軍方高層頗有影響力的下議院議長瑞曼(Thura Shwe Mann)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想和美國有正常的關係,緬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將是與所有的國家和平共存。

此一政策將使緬馬回復以往在大國間保持中立的傳統。緬馬的地理位置,夾在中國與印度之間,又與美國的盟邦泰國接壤,採取中立是可以理解的。國際社會對緬馬的制裁使該國受到孤立,因而在貿易、軍事和外交上倚賴中國的支持。中國的國營企業和私人企業在緬馬投入123億美元,並且有上萬名中國人住在緬馬。

有跡象顯示,緬馬軍政府下台前,軍方對於過度倚賴中國的局面已經相當不悅。現在的文人政府裡面也多是脫下軍服的軍方高層,乃採取一些象徵性的行動。最明顯的莫過於決定暫緩興建中國已經投入36億美元的水壩工程。

儘管如此,大部分的觀察家都認為,緬馬不會切斷與中國的關係,而會在華府與北京之間走鋼索。

知名緬馬歷史學家Thant Myint-U最近接受該國流亡人士所辦的網路媒體《伊洛瓦底》(The Irawaddy)訪問時指出,緬馬並不會從美中之間選擇一個。與美國或中國關係惡劣都是緬馬承擔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