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週宣示「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106年商轉」,遭環保團體痛批口號治國,根本不了解核四安全問題的嚴重性。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如果沒有減緩用電量增加的配套,光是停建核四也無法解決問題。他呼籲馬政府向德國學習,將廢核目標立法化成為明確的法條,而非宣稱核電廠不延役這種空洞的口號。

洪申翰在今(7)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中對馬英九的新能源政策做出批評,他認為,馬英九雖然提出「包括確保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等3原則,但背後卻不願意面對台灣用電量不斷成長的事實。洪申翰說,上述原則雖看似有正當性,但是若不解決用電量只升不降的情形,任何能源政策都將淪為口號。

洪申翰進一步指出,馬英九將核一、二、三廠的存廢與核四廠的商轉做連結,這種作法很有問題,核一、二、三廠距離活斷層都很近,這與核四何時商轉一點關係都沒有,政府不該將兩者包裹在一起,逼人民接受,況且核一、二、三廠除役只是《環境基本法》中「非核家園」的最基本原則。

洪申翰分析,無論藍綠兩黨目前所提出的能源政策都僅止於紙上談兵、空口白話,他強調,兩黨口號式的看待能源政策只會讓人不安,不知道他們未來是否會隨時改弦更張,又用另一套說詞來說服大眾。

洪申翰表示,福島核災後,各國的能源政策都有所調整,雖然他並不認為台灣要與他國看齊,但是他國的做法或許可以借鏡。他首先指出,德國將2025年要達成廢除核電的目標立法化成為具體法條,並且確立2020年的用電量要比2010年減少7%;而愛爾蘭則是規劃在2020年只比2008年微幅增加2.4%用電量。

反觀台灣,洪申翰說,馬英九的非核家園政策告訴大家,2020年的用電量會比2010年增加40%,而經濟部則宣稱,未來台灣的高耗能產業還要成長30%,這代表台灣的用電情況只會惡化而不會改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非核家園都將淪為口號,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洪申翰直言,馬英九之所以在此時丟出這種空洞的非核口號,只是因為選舉將至,他不希望自己的選情在核電政策上遭扣分,所以,細節完全遭到忽略或避談。他不客氣的說,這就是逃避的心態,只想把問題不斷拖延,國家投入的金額只會越來越高,政府又可以反過來說服大眾,錢要花的值得,所以又更加支持核四運轉,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洪申翰坦承,福島核災後,雖然社會氛圍存在著反核的能量,但環保團體確實也面對到擁核利益集團的強烈反抗,所以接下來,環團或許還需要更加努力,公民也應更加意識到,在資訊不對等下,人民遭到政府的蒙蔽。他呼籲政府應認真看待核電的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能源使用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如此反核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