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宿敵中國關係改善後,許多業主受到鼓舞,紛紛將廠房遷往成本較低的中國,而台灣卻未能發展出新的產業,乃至落後新加坡和香港。彭博社今日稍早的一則報導引述著有《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一書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瞿宛文之見解,認為台灣做得太少,也太晚。台灣在服務業部門的競爭力有限,因為太晚開放。

自從到中國投資的管制在1991年被解除後,台灣政府這10年來共批准38,685件登陸案,在中國至少創造了77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光是富士康公司就創造了1百多萬個工作機會。

台灣的失業率為4.4%,不到美國的一半,但超過新加坡的2倍,也比香港和韓國嚴重。這個失業率是30年前的4倍。在2010年的平均家戶所得比2000年還低。

曾經擔任英國財政部顧問的經濟學家麥偉年(Mark Williams)指出,這不是週期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許多重要的雇主都將廠房遷往海峽對岸,在台灣又沒有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來加以填補。

台灣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已經從1991年的30.4%下滑到26.3%。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也遠低於10年前的水準。

在新加坡和香港,製造業的比重也同樣下滑。但新加坡卻吸引了製藥和生物科技的投資,並且開了兩間賭場,以此來刺激經濟成長。香港則吸引了中國的大企業到當地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中國信託的首席經濟學家吳中書指出,政府必須加速將台灣經濟從低利潤、低價值的製造業轉型為高利潤、高價值的服務業。

台灣的競爭力必須跨越一個障礙,就是國人的英文能力不如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英國前殖民地。

永豐銀行的經濟學家Scott Chen指出,台灣不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地方。這裏的人民英文表達能力落後於香港和新加坡,當多國籍企業準備要在亞洲設置聯絡中心時,台灣始終不是第一優先考量的地點。

馬英九試圖讓更多中國觀光客湧入台灣。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郭浩莊(Donna Kwok)指出,陸客可望對台灣的服務業有所貢獻。然而這種強化與中國連結的政策也不是到處受歡迎。2010年6月,就曾經有數萬名群眾在首都示威抗議,認為兩岸貿易協定會傷害台灣的經濟並有礙台灣的自主性。

台灣選民日益不滿的情緒有利於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她在最近的民調中都和馬英九不分軒輊。但她還需要提出具體經濟政策,以及要如何提高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