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再過2天就屆滿一年,學者今天在一場座談會上指出,台灣農產品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雖減少5200萬美元,但對全球農產品的貿易逆差,卻增加了18.2億美元,損失的金額是獲益的35倍。

新台灣國策智庫舉辦今(27)日舉行「ECFA一周年 CEPA八週年」時事論談,多位學者對於ECFA的實施成效多所批評。

開南大學教授吳明敏表示,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的數據,台灣水果及其製品的貿易額,比較簽訂ECFA後(2010)年與2009年,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有431萬美元的改善,但在全球貿易上,逆差額卻增加了3,643萬美元。在農產品部分,比較簽署ECFA前後的貿易額,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雖有5,200萬美元的縮減,但對全球貿易額卻增加了18.2億美元。吳明敏對馬英九當初對ECFA不會影響農業的保證,表示嚴重的懷疑。

對於台灣的農產品在全球貿易逆差上增加18多億美元的原因,吳明敏分析說,除了台灣農業的技術移轉到中國外,台灣高所得族群者,偏好歐美、日本等高品質產品;而以低價取向的消費者,又無法辨識產品的原產地是否來自東南亞、越南等地,導致本國產品的市場被壓縮。

吳明敏呼籲,台灣應落實清楚標示產品原產地、積極推動農產品的安全制度、建立產銷履歷、並以大公司的規模方式,發展行銷至全球的農產品貿易。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也表示,當初有人認為,簽署ECFA後台灣的外資會回流,股票會大漲,但結果顯示,去年,我國對中國的投資持續增加,而僑外對台的投資卻持續降低。近來因希臘債信影響,各國股市大跌,台灣股市的跌幅達到5.8%,遠高於美國跌幅0.17%、韓國跌幅0.4%、泰國1.5%。他認為,這是簽署ECFA後,台灣小經濟體的資本、人才流入中國大經濟體的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