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法》正在立法院中進行修法的角力,但這次修法是否真的能塑造更好的公廣集團?不少學者及各界都提出質疑。台大新研所所長林麗雲批評,行政院的版本越修越倒退,2009年的草案還有明定公視經費不得低於35億新台幣,到2010年底卻變為25億,而在今年3月的政院版本連經費保障都取消了,這將讓公視陷入經費缺乏保障的危機。

林麗雲在新頭殼newtalk「開放編輯室」節目中指出,長期以來公共電視一直被視為是「彌補商業媒體之不足」的角色,導致公視在台灣社會一直有被邊緣化的困境。然而從這次的日本強震事件,我們看到日本NHK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各界紛紛反省我國公視能否發揮更重大的角色。

林麗雲舉國外例子,她說英國BBC的年度總收入是2643億新台幣、日本NHK是1899億、韓國KBS也有477億,然而台灣公視PTS卻只有15億元,相較之下,我國公視的經費真的很匱乏。從每人投資公視的額度來看,英國每人有3376元、日本1427元、韓國389元,但台灣只有39元。由此看來,沒有糧草哪來會跑的良駒?

曾任公視總經理的節目主持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指出,事實上,就算是每年35億預算對公視來說也並不充裕。林麗雲說,前公視董事長吳豐山曾提出公視正常的營運經費需要60億;胡元輝說自己在公視任內也評估過公廣集團整體的營運經費也要7、80億,他強調,這樣的經費規模已經是公視正常發展的最低需求了。

公視對國家傳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林麗雲指出,公視有責任推動國家傳播產業的發展,往往並非從商業媒體的利潤導向著眼,像是韓國KBS主導發展數位行動電視,這就是考量到韓國整體數位化發展的結果。胡元輝也同意,公視在推動數位化上應該要扮演推動者的角色,但是,在台灣卻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

面對《公視法》越修越糟,林麗雲呼籲網友和社會大眾,一起向立委、政府部門訴求「給我公廣願景」,要求政府能夠對公共電視的未來發展提出具體藍圖,並且給予公共電視一個得以正常發展的環境及經費。胡元輝也呼籲:「沒有遠大的公共想像,就沒有恢宏的公共電視」他希望各界一起關心公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