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郝龍斌在結束新加坡香港公營住宅5天4夜的考察行程後,訂了興建北市公營住宅的3大原則:1.市有土地及建物將不再出售,優先保留公營住宅使用;2.公營住宅只租不賣,租金約市價8折;3.年輕夫婦或有子女的懷孕夫婦,以及符合市府策略性發展產業如文創產業人才的青年族群,優先入住。郝龍斌說,只要台北市第一處公營住宅,能蓋出好品質、讓民眾有信心,獲得好口碑,未來公營住宅的推動才能順利、阻力也才會減輕,由於其被視為郝龍斌連任任期內的重要政策,所以市府已在尋找適合的標的,準備進行一場「寧靜革命」。

星港經驗 有助於北市公營住宅參考

郝龍斌表示,從香港的公屋經驗可以發現,要有都市更新公司(在香港為「重建署」)協助推動政策,才能順暢進行。但在香港,重建署藉由都更而能因高房價營利,顯然在台北是行不通的,所以郝龍斌也說,將北市的出租公營住宅界定位為非營利,而希望議員支持、捲土重來的都更公司,也應該要有更完善的規劃,才能在市議會過關。

至於在管理方面,香港公屋的管理政策也有可以讓台北市學習的地方,包含進駐者審核、設居民委員會及扣點制度(類似台灣交通違規的扣點制,明確訂定規範,如違反即依程度不同而扣點,在一定期限內,例如2年,住戶遭扣達相當的點數,即會被要求搬離公屋)等。

新加坡方面,其組屋的高樓層卻是既有颱風又有地震的台灣所難以效法的,再加上高容積率打造出來的綠色住宅環境,對郝龍斌而言,也力有未逮,不過,他仍表示,必要時,會與內政部研議,在公有土地興建公營住宅時,可以允許「適度」放寬容積率,以提昇公營住宅予民眾舊有國宅的刻板印象,也可以降低民眾對於興建公營住宅可能對其週邊房價抑低的疑慮。

雖然同是地狹人稠,郝龍斌也明白,星港公營住宅的模式顯然是無法完全套用於台北。以新加坡推動「居者有其屋」政策而言,有8成以上的公民都是透過薪資扣抵被強迫儲蓄的公積金來買組屋;而香港公屋政策的發展又和其政經環境的演變有相當大的關係,整體而言,並不適用於現在的台灣,因此,在見識過「他山之石」後,北市府決定把目標鎖定協助有穩定收入、但無法購屋的年輕族群在北市安居,讓「台北居大不易」的論調消音。

首批公營住宅 口碑最重要

因此,北市府所規劃的公營住宅無論在質和量的部份都得做相當的提昇,在量的方面,郝龍斌打算在4年內增加1倍的公營住宅量,預計花費250億元經費,興建近5千戶出租公營住宅;在質的方面,則將比照新加坡最高級的組屋品質,不僅住宅空間大、進駐的住戶品質也會嚴格審查,並引進國內一流建築師營造,甚至開國際建築招標。

郝龍斌說,如果有一流的建築師在台北市蓋出首批非常高品質的公營住宅,就會讓住戶及週邊住家感受到公營住宅是會讓該區段加分的好建物。

至於新加坡及香港的組屋、公屋興建都高達40至50層樓高,容積率甚至最高分別為920%及750%,郝龍斌也明白,這在台灣是有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容積率部份甚至需要拉高到和中央部會討論的層級。

至於是否也會比照星港地區,對公營住宅承租有收入限制?或許是想刻意和以前的國宅、社會住宅等名詞劃清界線,郝龍斌說,收入限制不是主要考量,市府會規劃不同等級的公營住宅,長期目標要讓公營住宅比率達到總體住宅的5%。不過,在台北市房價高漲的今時今日,以及民情大不同於星港的社會壓力下,是否能如願?變數其實仍然很多。

連任後重要政績 郝龍斌要打一場寧靜革命

其實,根據北市府財政局長邱大展指出,目前台北市己有公營住宅正在動工,位置在大龍峒,預計今年9月完工、明年1月中旬就可以進住,規劃有115戶,其中還包括5個店鋪。

另外,台北市還有幾個公營住宅也正在規劃設計中,包括台北市安康社區北側和建國中學旁都有土地可供興建,後者將規劃一處以青年、國際學生為主的公營住宅,類似以前專門收住「交換學生」的國際學舍,預計今年就會招標。

邱大展表示,台北市長郝龍斌連任的4年任期內,計劃要興建4808戶公營住宅,這個目標已經在陸續找地、規劃中,其中,建中旁的公營住宅案,會與教育部合作,格局以套房為主;至於安康公營住宅,已經送事業計畫處審查,初步規劃23坪左右,興建160多戶,預計2年後完成、3年後就可以出租。

郝龍斌以新加坡住宅政策及其最高級的公共組屋Pinnacle開發案為例,揭示台北市的公營住宅政策確實有其必須改變之處,由政府承擔推動「居住需求」滿足的責任。所以,「公營住宅」的推動可說是一場社會思維觀念轉變的「寧靜革命」,郝龍斌已將其列為未來4年的施政重點之一,並將持續尋求各界的共識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