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華府訪問,在世界各國輿論界中掀起一陣中美兩國實力比較的討論。美國知名媒體人鮑伊爾(Jerry Bowyer)就在《富比世》的專欄中說,許多報導的基調是「中國超越一切」(China-über-alles,德意志帝國國歌翻版)。

曾經在冷戰結束後認為資本主義勝利,這就是《歷史的終結》之史丹佛大學教授福山(Francis Fukuyama)很悲觀地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美國民主沒有什麼可以教中國的>,「自由主義的觀念不再具有主導地位,國營企業的模式回來了。」

《金融時報》最近並開始一個新的系列報導:「中國打造世界」(China Shapes the World)。這個系列的作者們中,不乏將中國描繪為已經將美國、市場經濟和整個西方拋在後頭的大國。其中,戴爾(Geoff Dyer)、皮林(David Pilling)以及桑德(Henny Sender)發表的<駕馭全球的戰略>,特別令人注目。作者們指出,中國希望打造一個新的全球化階段,讓條條道路--(經濟的、貿易的、也許最終還有政治的)--都歸於北京。中國並不願意與國際經濟體系決裂(儘管一些外國公司擔心技術遭竊),但試圖更加參與制定全球經濟活動的規則、制度與經濟關係,這些都是全球經濟的核心所在。中國試圖打造一個美國時代之後的全球化。

加拿大的《金融郵報》編輯兼專欄作家寇克瀾(Terence Corcoran)昨天發表他的看法,指出那些認定中國能夠取代美國的論調犯了一些錯誤。

寇克瀾指出,中國的貿易實力被嚴重誇大了。比方說,世人對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印象深刻,但卻沒有仔細看到,這些出口事實上是德國廠商將本來在德國生產的商品,拿到中國去使用廉價勞動力生產的「主動權還是在德國人手中」。在全球化的經濟體制下,商品在哪裡生產根本無關緊要。

寇克瀾又說,所謂的中國與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間的貿易失衡,相當程度也是統計錯覺。中國的確是許多產品的生產地,但這些產品大多是由外國公司(主要是美國、歐洲和日本公司)所擁有並掌控的。一台貼著「中國製」標籤的蘋果iPhone,只有6.5美元可以歸功給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它之所以值錢,是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技術累積來的。

山東財金大學王培志教授引述去年的一篇論文,指出中國的貿易主要是一種「分廠經濟」(branch-plant economy)。中國從東亞國家進口一些半成品,組裝後再出口到歐美國家。加工品占了中國外銷量將近一半。製造這些加工品的公司中,在1995年有64%是外資公司,如今更高達85%是外資公司。

王培志教授說,這意味著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仍然是負責低技術、勞力密集的產品,而生產者又多是外國公司,跟中國的國內產業切割開來。

寇克瀾在結論中說,這才是真實的中國,與許多人的迷思距離太遙遠。中國不會接管這個世界,她也沒有這個能力。只是越多人相信中國即將接管這個世界的迷思,不自由、不民主又威權的中國就越有可能會得到更多,最終主導一個「後美國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