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接受"中國改革"執行總編輯胡舒立採訪時表示,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基數增大,增長率理應逐步放緩,且人民幣升值壓力已經明顯減弱,並不具備匯率大幅波動的基礎。 這也是中國官員首次表示它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易綱訪問中也表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全年可達9%以上,但經濟基數越來越大,增長率肯定應該逐步放緩。他認為中國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比較小。但要準確的解釋取決於如何定義"二次探底"。他希望中國經濟慢慢從超過10%的增速,通過十年降到7-8%,甚至再通過十年降到5-6%。

"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易綱指出,環境的約束已經到了空前緊張的時候時刻,按照人類經濟增長的規律來講,今後中國經濟增長肯定會逐步放慢一些的。

中國政府今年確定了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大方向,"彎道減速"的原理使投資者擔憂中國經濟增速將在調結構的影響下大幅下滑。

中國經濟的確已顯放緩跡象。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0。3%,低於一季度的11。9%。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則驟然下滑至13。7%。中國官方則多次表態,宏觀調控是二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人民幣升值壓力已減弱**

易綱認為,當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中國最好的選擇,方向應堅持。首先,人民幣升值抑制了輸入型通貨膨脹;另外,受益者應當說是"沉默的多數"。

"現在我們有條件保持靈活的匯率機制,也可以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他並補充稱,現在人民幣匯率離均衡水平較十年前已近了很多,升值壓力也減弱了很多。

易綱並強調,中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高於美國的通脹率。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一直堅持外匯儲備幣種和資產的多元化、分散化。截至6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2。45萬億美元。

加拿大多倫多G20峰會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卡恩表示,考慮將人民幣"盡快"納入特別提款權的一攬子貨幣,但人民幣匯率必須首先由市場自由決定。除此之外,來自國際上建議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的呼聲仍有很多。

易綱對此強調,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要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但他同時強調,人民幣可兌換"沒有時間表",離儲備貨幣還差很遠,中國不會去"使勁地推動"

"我們常說,要參與國際遊戲規則的製定。如果中國的市場開放,只要人家進了中國的市場,那中國貨幣當局和監管當局當然是遊戲規則制定者,這是毫無爭議的。"他表示。

"如果別人選擇人民幣作儲備貨幣,我們也不阻撓,這是市場需求。但是,我們不去使勁地推動,我覺得這是一種最好地、最優地選擇。千萬不要人家一給戴高帽,就覺得人民幣真的離儲備貨幣很近,其實差得很遠。"他說。

易綱並認為,發達國家的修復能力是很強的,千萬不要低估了美國和歐洲。美國通過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使"美國人走在了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