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了爭奪國際市場,近年來努力併購國際品牌,但成效相當有限。華盛頓郵報的特約撰稿人潘文(John Pomfret)於本月25日的專欄中指出,中國正努力要藉著併購國際領導品牌來打響「中國製」的名號,但未能接續這些國際領導品牌的地位,成功地在國際上攻城掠地,反而只能在中國境內擁有一席之地。

潘文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前往求學的美國人,曾任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社長、洛杉磯分社社長,他在郵報的專欄主要以討論中國事務為核心,可謂是一個中國通。

潘文開宗明義問到,講到日本貨,人們會想到Sony;講到韓國貨,人們會想到Samsung;那麼講到中國貨,又有什麼領導品牌呢?儘管中國已經取代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並可望於今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缺乏自己的國際領導品牌,會威脅到其成為超強的美夢。

中國沒有自己的品牌,這意味著她只是一個代工廠,利潤被國外的設計師和工程師賺走了。以Apple的iPhone為例,總價$750之中,中國只能得到 $25,而一雙 Nikes每賣出一塊錢,他們也只能賺得一分錢。由於中國欠缺原創力,而必須倚賴外國人所構想出來、創造出來與設計出來的產品,他們必須付出大筆專利使用費與許可費給外國人。為此,中國政府投入幾十億美金的預算,想要創造國際領導品牌、鼓勵創新,並且避免其國內市場為外國人所控制。中國政府以稅率優惠和補助等手段,支持一些企業去併購外國企業,搶購自然資源,並且擴張其國外市場佔有率。在中國境內,中國政府則試圖強迫外國公司將他們的商業機密和專利交出來,否則就別想在這裡賣出他們的商品。

近來國際媒體經常報導中國企業在全球各地收購石油、天然氣、汽車,其海外投資在今年可能超過兩千億美金。即便如此,在國際上仍微不足道,比不上新加坡、俄羅斯和巴西。而且她投資在富裕國家的資金才117億元美金,與五百大企業中,隨便一家排在中間的企業也差不了多少。

在五百大企業中,有34家是中國公司,但都只活躍於中國市場。世界最大的銀行中,有三家是中國的,但都擠不進前五十大。中國研究及洞察力中心主任杜志豪(Kenneth J. DeWoskin)指出:「如果中國的企業始終只能在中國境內打轉,說他們在十年後能有多活躍,實在殊難想像。」

聯想併購IBM的ThinkPad是中國企業併購國際領導品牌的一個指摽性案例。聯想試圖藉此來打開國際市場,並且取得核心技術。但事態的發展並不如預期。

從一開始,美國競爭對手就向國會報告,聯想製造的電腦可能有間諜軟體,建議政府不要採購。公司內部,生產IBM的日籍技師與生產聯想電腦的中國籍技師也格格不入。2007年,台灣的宏碁成功地搶走聯想的歐洲客戶。如今,聯想在世界上的排名還比不上宏碁。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聯想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進一步的打擊,只能回銷到中國。同樣的產品,在中國賣出的價格是在國際上的好幾倍。比方說,一部ThinkPad W700在美國只需$2,500,到了中國要賣$12,500。中國官方期待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結果可能只是讓他們更有能力回來搶國內市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