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出爐的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年鑑,數十年來新加坡與香港首次超越了美國,其評分差距微小,可說是三強鼎立的狀況。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新加坡與香港展現了驚人的韌性,並於今年繼續茁壯,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在今年第一季的經濟表現更成長了13%之多。臺灣則從去年的23名躍升至第8名。

報告指出,澳洲、臺灣與馬來西亞的進步,除了由於亞洲崛起、需求大增外,政府效能的表現亮眼也是競爭力提升的原因之一。在分析臺灣狀況的報告中可見,企業競爭力與政府效能的提升,是臺灣排名前進的主因。

針對政府效能表現,臺灣自18名上升到今年的第6名。外幣儲備、消費稅稅率、企業資本的成本(鼓勵企業發展)、總稅收入、勞動法規是表現最好的部分。國外投資自由度、冗餘成本、勞動市場靈活度、銀行利率、創業自申請到開張所需時間則是需要加強的部分。

企業競爭力更是自22名躍升第3名,貸款取得容易、對市場變化的適應力強、創業人才多、員工積極都是競爭力進步的原因。然而女性勞動參與、適當人才不足…等是尚可改進的地方。

在經濟表現上,臺灣從去年的27名上升到16名。經濟的多元化、物價通膨指數、匯率表現(企業競爭力)、經常帳戶餘額及應付經濟循環的彈性是最被稱許的。表現較差的部分則為:有價證券投資負債、國外投資流入及存量。

報告中,臺灣進步最多的各項指數有:物價通膨指數、經常帳戶餘額、股東權利、賄賂與貪腐、金融機構的透明度、防止不公平競爭、金融體系中的危機解決程度、企業社會責任、退休養老金的準備、社會正義、政治穩定度、公司稅影響民眾創業的程度、股票市場、企業資本的成本(鼓勵企業發展)、貸款容易度。

而退步最多的指數分別為:國內實質GDP成長(減少2.61%)、政府預算赤字佔GDP百分比(增加2.52%)、長期失業率(增加0.32%)、股票市值佔GDP百分比(減少89.51%)、國外投資流入、海外投資流動、失業率、股市成交值、政府補貼、25歲以下青年失業率、逃漏稅、出口值。

競爭力排名前10名的國家分別為:新加坡(去年第3)、香港、美國(去年第1)、瑞士、澳洲(去年第7)、瑞典、加拿大(去年第8)、臺灣(去年第23)、挪威(去年第11)、馬來西亞(去年第18)。

IMD的報告結果,世界排名大洗牌,反映了過去1年來全球經濟增長、國際匯率以及金融資產的巨變。各國競爭力不只由提升競爭效率的能耐來決定,更包含了應對巨變時「損害控管」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