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發自北京的報導,儘管中非關係一直受到批評人士關注,困擾非洲大陸的腐敗以及人權問題是他們所擔憂的。但中國投資所帶來的經濟增長遠遠大於非洲國家所承擔的風險。

上個月,盧安達總統卡加梅在接受採訪時,也公開稱讚中國的對非投資促進了非洲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並批評西方的投資只重視資源掠取,破壞了非洲的環境。

事實上,中非貿易往來自2000年來驟增十倍,中國在非洲修建基建設施,出口廉價商品,並購買能源和礦產資源。。但從西方角度,往往批評中國在獲取非洲原材料的同時,也助長了腐敗和專制。

中國媒體則反過來批評,大量的援助資金湧入非洲國家,卻成了具有嚴重副作用的「毒品」。在一些受援國,數十億的投資最終落入少數腐敗領導人的口袋,或者以通貨膨脹或其他不成比例的方式回到投資來源國在非洲的公司。

中國自認他們的投資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援助主要以基礎設施建設和培養受援國人員技能等形式展開,可以說「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路透社的報導,似乎在證實這種說法。它引用中非商界人士和學者表示,中國正在填補關鍵基建設施的缺口,此外中國企業為面臨崩潰的市場帶來活力,而西方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甚微。

不過中國和西方的觀點最大不同在於,中國給予非洲的援助或換取資源的資金,通常未附加與人權或治理標準相關的條件,這符合中國政府「不干涉」其他國家事務的長期承諾。

Global Witness貪污專家Diarmid O'Sullivan說,「提供石油和其他資源換取基建設施本身沒有問題,但錯綜複雜,不透明的交易將帶來貪污腐敗風險。「

英國國際發展部中國主管Adrian Davis說,「我們一直談論的是貿易往來比援助更重要。「該部門和中國政府合作支持非洲發展。。Adrian說,「資金將流向非洲。。。我們在衛生和教育方面投資,但非洲也需要基礎設施,西方國家卻沒有這麽做。」

中國跳過東道國政府,直接向修建鐵路和醫院的中國企業付錢,項目完成時直接交付使用,可以降低貪污腐敗的概率。

一位中歐國際商學院的加納籍教授說,「中國政府說,'我們拿了你的黃金,但建造了那麽多學校,我們拿了你的銅,也修建了鐵路'。如果真是這樣,這種方式比貸款和援助的資金落入政客的口袋或者被揮霍一光有效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