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曼麗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曼麗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陳曼麗觀點》蘋果手機100%用綠電的意義

    新聞 陳曼麗觀點》蘋果手機100%用綠電的意義

    2019.09.27 | 12:20

    蘋果新一代手機的環境報告揭露該手機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台灣有許多大廠如台積電、鴻海仁寶、和碩、廣達…等,都加入「潔淨能源供應商」行列。越來越多世界大廠要求其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台灣產業無法自外於世界趨勢。而這些大廠所定義的再生能源,並不包含核能。昨日(2019/9/26) 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張善政
  • 陳曼麗觀點》不懂新能源趨勢 怎麼讓人民「發大財」?

    新聞 陳曼麗觀點》不懂新能源趨勢 怎麼讓人民「發大財」?

    2019.09.04 | 15:55

    近日新聞報導,國民黨執政縣市的再生能源發展屢屢卡關,如果只是為了支持老舊高風險核電而阻礙再生能源發展,其實對台灣整體的經濟有很負面的影響。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19年的報告,全世界都在投資再生能源。2018年全球不包含大型水力發電廠的再生能源投資接近2千9百億美金=9兆台幣。遠高於燃煤與燃氣發電投資(
  • 陳曼麗觀點》穩健減核 不等於電費支出增加

    新聞 陳曼麗觀點》穩健減核 不等於電費支出增加

    2019.08.26 | 19:22

    日前韓國瑜市長直播討論核電政策時,提及電價問題。非核家園是否會增壓國人的電費負擔?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要更細緻的討論。根據工研院的數據報導,台灣這三年來,電費/所得比持續下降、燃煤發電使用的比例下降,老舊的核一廠兩部機組也是如期除役的。 節電不用怕漲電價 有些人會說,如果台灣全面非核
  • 陳曼麗觀點》用電大戶應使用綠能

    新聞 陳曼麗觀點》用電大戶應使用綠能

    2019.07.30 | 16:56

    小英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老舊核一廠於今年正式除役、能源供應無虞、空氣污染狀況漸漸改善、國際綠能大廠投資台灣…成績逐步顯現。近日工總發表白皮書,指稱新修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求用電大戶使用一定比例的綠能,會造成廠商成本增加。顯然並沒有完全了解再生能源發展趨勢,誤解政府政策所致。RE100乃世界趨勢為
  • 陳曼麗觀點》綠能─偏遠社區、部落的翻身機會

    新聞 陳曼麗觀點》綠能─偏遠社區、部落的翻身機會

    2019.03.25 | 18:50

    上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北上行政院陳情,主要是為了知本溼地的光電設置案尚有環境影響、區位選擇與原住民傳統領域的知情同意權等問題需要中央政府釐清。個人認為,台東縣政府確實應主動邀請部落、能源、保育、原住民主管機關與廠商坐下來,針對知本溼地的經營管理找出共贏的方法。綠能確實可為偏遠社區、部落帶來機會國
  • 陳曼麗觀點》綠能非丑角!做好能源管理 非核不用怕缺電

    新聞 陳曼麗觀點》綠能非丑角!做好能源管理 非核不用怕缺電

    2019.02.26 | 09:54

    小英政府非核家園政策就是讓位於人口密集、地震頻繁地區的老舊核電場如期除役,並且讓再生能源發電量可以達到20%。質疑非核家園政策的人常會拿總用電量的成長來批判非核家園政策,個人認為用這種角度來批判稍微偏頗,能源議題應該更加細緻來分析。重點是如何因應尖峰用電時段台灣電力使用狀況,並不是一年365天、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