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怡潔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怡潔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耍酷穿舌環  小心牙齒開縫

    新聞 耍酷穿舌環 小心牙齒開縫

    2010.08.09 | 16:34

    美國研究員發現,穿舌環的人常常不自覺的舔玩舌環,因而導致門牙間開縫、感染及牙齒碎裂。 布法羅大學團隊表示,一位臨床口腔矯正學刊上的病患,因為牙齒間的間隙過大而需要矯正。 英國專家表示,最好離舌環遠遠的。 研究員說,穿舌環的人常常喜歡用金屬環推擠牙齒,使牙齒間出現縫隙,並導致其他問題。 布法羅大學口腔矯正教授Sawsan Tabbaa說,一位26歲的年輕女性,原本有一口排列整齊、沒有間縫的牙齒。但是在她穿上舌環,戴上啞鈴狀舌環之後,因為舌環會常常推擠到牙齒,這位女子的上門牙間出現縫隙。 Tabbaa教授說,因為舌頭遍布血管,所以穿舌環的人要一直帶著舌環,讓舌環洞不會密合。毫無間歇的帶著舌環,同時也不斷的推擠牙齒,使齒列移動。 作者總結到,不只牙齒,舌環也可能導致其它部位嚴重受傷。穿環行為本身也會導致出血、感染、牙齦受傷,最糟的情況甚至引起腦膿腫。 英國牙醫健康基金會的執行主席Nigel Carter教授說:「穿舌環的人常常無法克制自己玩弄口中環扣的行為。這種行為的代價是,日後必須付一大筆矯正牙齒的費用。為避免這類的健康問題、各種可能的醫療花費,我建議任何人都別嘗試穿舌環」
  • 大吃大喝少運動  英國乳癌罹患率暴增

    新聞 大吃大喝少運動 英國乳癌罹患率暴增

    2010.08.09 | 13:13

    新調查數據顯示,英國婦女的西方生活模式──大吃大喝、運動量少,是乳癌罹患率較他國高的元凶。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英國婦女乳癌罹患率,比起世上最低的地區──東非,多了四倍。而且南美的乳癌罹患率也只有英國的一半,亞洲婦女的乳癌罹患率也比英國低了三分之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表示,這代表英國婦女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藉著改變生活習慣,對癌症的罹患應可達預防之效。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分析,最近的2008年國際癌症統計顯示,位列高收入國家第九位的英國每100,000名女性就有87.9名罹患乳癌。而低收入的國家如肯亞、坦桑尼亞的婦女,每100,000名女性中,乳癌罹患率只有19.3名。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說,生活模式是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間,婦女乳癌罹患率差距如此大的重要因素。 包括維持健康體重、減少飲酒量、增加體能活動,還有親自哺乳,都是可以預防乳癌的方法。東非女性大多親自哺乳、也常常進行體力勞動,更不常飲酒。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代理主席Rachel Thompson教授說:「乳癌罹患率在英國和東非差距如此之大,顯示透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避免乳癌發生。」 「過重女性的女性荷爾蒙分泌可能失衡,導致乳癌發生。」 而且每天至少要運動30分鐘,如果非喝酒不可,也要限制一個禮拜只能一次。研究顯示一天一杯酒,就會使乳癌罹患率提升五分之一。 英國超越癌症中心的策略管理Caitlin Palframan教授說,拿英國和東非比較可能不甚恰當。東非婦女的乳癌可能沒有受到治療或診斷,因此不列入紀錄數據中。而且乳癌和許多因素有關,包括基因、生活環境因子等等。 不過他也同意改變生活習慣對癌症的預防效果:「婦女可以藉著少喝酒多運動、維持正常體重保護自己於各種疾病。」
  • 早上的蜜蜂較聰明  記憶氣味較快

    新聞 早上的蜜蜂較聰明 記憶氣味較快

    2010.08.09 | 12:09

    研究顯示,早起的蜜蜂能採品質最好的花蜜,嘗頓美味早餐。研究人員說,早上蜜蜂學習「新氣味」學得比較好。 根據《行為生態學與社會生物學》期刊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Giovanni Galizia教授對1000多隻蜜蜂進行研究。 之前的研究顯示,大多數花朵在早上會大量釋出花蜜。所以蜜蜂在早上記憶新花蜜氣味最有效。這個現象也可能是花和蜜蜂的「共同進化」,或者是蜜蜂為了排除其他對手如蝴蝶、蒼蠅,而演化出的行為特徵。 對蜜蜂的大腦來說,記憶新花蜜氣味大概是最重要的事。所以在早上加足腦力,而在其他時候「笨一點」對蜜蜂來說最為經濟。 此實驗中,研究人員把1000多隻蜜蜂分組,在不同時間訓練牠們新氣味和獎賞的連結。接著測試這些蜜蜂是否能正確連結氣味。 結果發現,如果蜜蜂的訓練時間在早上,牠們能對氣味作出正確的連結,進而得到獎賞花蜜。 早先的研究便指出,蜜蜂學習行為和時間早晚密不可分。1960年的一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把巴黎的蜜蜂帶到紐約,發現這些離鄉背井的蜜蜂仍依照故土的時間作息。 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的Nigel Raine教授說,研究昆蟲行為「對人類而言非常重要」。 因為「蜜蜂不僅替人類的許多作物進行授粉,在野地也為許多野花野草授粉,在維持大地自然景觀的同時,也維持了生物多樣性。」
  • 膽固醇高  專家發現95個相關基因

    新聞 膽固醇高 專家發現95個相關基因

    2010.08.06 | 15:24

    科學家揭開高膽固醇的基因之謎,為心臟病新藥開創新途。 阻塞血管的膽固醇量和其他血液中的脂肪對罹患心臟病影響甚鉅。但目前為止,對掌管血液中膽固醇量的基因,所知無幾。 自然期刊報導,包括英國在內的17個國家,針對超過10萬人次的歐陸人口進行了超過100個的DNA研究。發現95個以上和血脂、心臟病有關的基因。 進一步研究並發現,這些基因也會影響歐陸種裔以外人口罹患心臟病的機率。而這個發現也可以進一步開發受惠數百萬人口的新藥。 現在廣泛使用statins類藥物來降低膽固醇。但普遍的副作用讓許多人就此停藥。而且這種藥物對男性作用較好;經研究證實,對女性可能不適用。 美國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教授Christopher O'Donnell說:「這個新發現讓我們知道,基因如何讓各階層人口有異常的高膽固醇量。我們對研究結果非常興奮。」 世界級基因學家Francis Collins說:「對各族裔人口進行的基因研究,是證明遺傳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的,強而有力的證據。這個研究的發現將可受益數百萬心臟病人口。」 歐洲心臟基金會的Peter Weissberg教授說,盡管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但此成果已足令人振奮。
  • 在病患身旁禱告  有助痊癒?

    新聞 在病患身旁禱告 有助痊癒?

    2010.08.06 | 13:47

    國際研究發現,禱告的確有助疾病痊癒──特別是代禱的人站在病患旁時,效果特別好。 一位原本不能看見只有一步外的東西的老婦人,在一個祈禱者把她的手放在這位老婦人眼睛上,進行禱告一分鐘後,老婦人宣稱它重獲光明。 印第安納大學宗教研究教授Candy Gunther Brown領導本研究。她一直關注在病患旁邊的祈禱,是否特別有效。 但是全國世俗協會(National Secular Society)卻說這個實驗令人存疑。NSS主席Terry Sanderson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信服的實驗。因為結果模糊難以驗證。而且實驗背後有強烈的宗教動機,公正性難以服人。」 事實上,早先關於祈禱對療癒疾病的研究顯示,祈禱對疾病不但無效,沒有影響,或甚至適得其反。 Brown教授和她的團隊進行的這個實驗,以文化意義和精神治療經驗為研究框架。她說:「我們會選擇『近距祈禱』為研究主題,是因為全球的確有許多基督徒,虔誠的替病患祈禱怯病。」 團隊的實驗以莫三比克和巴西有視力及聽力障礙的人為被祈禱對象。並使用聽力計和視覺圖表實際量測受試者是否有好轉。 結果發現,受試者的聽力和視力皆有可量測的進步。 Brown教授的研究將刊登在九月的南方醫學期刊上。教授說她只重視近距祈禱的臨床效果,無意於解釋其作用機制。 NSS主席Terry Sanderson則說:「如同這個實驗的自述,它一點也不科學。因此除了宗教宣傳效果以外,沒有任何價值。」
  • iPhone安全有瑕疵  小心PDF檔

    新聞 iPhone安全有瑕疵 小心PDF檔

    2010.08.06 | 13:17

    電子安全公司警告蘋果公司iPhone、iPad和iPod的用戶,他們手上的蘋果產品有安全瑕疵,容易被惡意入侵,進而掌控整個設備裡的操作。 賽門鐵克說,遠方遙控入侵者可以完全控制這些「脆弱」的蘋果產品。 專家說,目前雖然並沒有實際的用戶受害於這個安全瑕疵,但是蘋果需要趕緊推出修正方案,以免未來出問題。 蘋果說公司目前對這個問題十分關注,正在進行商討。 蘋果iPhone、iPad和iPod Touch使用的作業系統iOS存在兩處安全漏洞,駭客可透過網頁或PDF檔案入侵作業系統,取得通訊錄、電子郵件、簡訊和密碼,甚至竊聽電話和鎖定用戶的位置。 專家建議,在蘋果還沒發布修正方案前,先不要開啟PDF檔,或瀏覽來路不明的網站,搜尋引擎的結果如果出現PDF,也應該避免點選。 美國上周宣布破解手機合法後,JailbreakMe網站立刻爆紅。它利用PDF檔在iOS作業系統上的漏洞來攻擊iPhone平台。JailbreakMe的破解手法也突顯了iOS的確有嚴重的安全漏洞。
  • 想讓女人喜歡你  男人穿紅衣就對了

    新聞 想讓女人喜歡你 男人穿紅衣就對了

    2010.08.05 | 15:26

    燭光晚餐、一束鮮花、甜言蜜語……你以為這是打動佳人芳心最好的辦法嗎?研究發現,也許穿件紅色衣服,就可以讓心上人屬意於你囉! 女人要的到底是甚麼?女人覺得怎樣比較性感?這個問題讓許多男性或科學家困擾了許多年。 《實驗心理學》期刊刊載,美國研究人員讓多國、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觀看一些男性的照片。這些照片中的男性穿著不同顏色的T恤,或站在不同顏色的背景中。還有一些圖片以不同的顏色框邊。 許多女性指出,以紅色框邊照片、站在紅色背景或穿著紅色衣服的男性,特別有魅力、讓人不由自主想靠近。而且有些女性也指出,她們覺得這些跟紅色沾上邊的男性,社會地位比較高。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Andrew Elliot 教授說,紅色在動物世界和權力、熱情和生育能力連結在一起,而人類對紅色的感受也不例外。穿著紅色也讓男性覺得更有自信。 他說:「女人對男性的想法和感受,其實某部分是很原始的。」 Elliot 教授補充道:「老虎伍茲在巡迴賽最後一天穿的紅色T恤,讓他更有自信,也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更讓他的競爭對手有所警惕。」 紅色也和在足球場上的優勢有關。之前的研究發現,穿紅條紋的隊伍贏的場次比較多。紅色主控及侵略性的特質,加強球員的表現力;或者紅色的顯眼,也提升球員的專注程度。
  • 愛吃辣有好處  辛辣食物可降低血壓

    新聞 愛吃辣有好處 辛辣食物可降低血壓

    2010.08.05 | 15:00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讓你滿嘴麻辣的食物,像是紅辣椒,有助於降低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讓辣椒火辣的作用成分──辣椒素,也能讓血管鬆弛下來。 根據《細胞新陳代謝》期刊報導,中國第三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富含辣椒素的飼料,餵食有高血壓的老鼠。經過一段時間,餵食辣椒素的老鼠血壓開始緩和。 辣椒素藉著啟動血管內壁的受器管道,增加一氧化氮釋出。已知一氧化氮氣體分子對保護血管,減緩炎症和機能障礙有作用。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之前就有研究探討過辣椒素和降低血壓之間的關係。但是早期的研究是針對辣椒素對短期內,暴露於化學劑中的血壓上升的效果。這個研究則對於長期投以辣椒素,治療高血壓進行實驗。 研究人員說,未來將再持續研究,每日攝取辣椒的份量與保護人體作用的關係。 領導研究的Zhiming Zhu教授說,現在中國東北地區有超過20%的人有高血壓的問題。相較於日常食物中多有辣椒的中國西南地區人民,則只有10%到14%的人受苦於高血壓。
  • 分身機器人  跟真人幾乎一模一樣

    新聞 分身機器人 跟真人幾乎一模一樣

    2010.08.05 | 12:24

    這個渾身蒼白、大小和一個小孩差不多、沒有腿、只有半條手臂的人形物體,是日本新研發出來的機器人。這個長的怪怪的機器人,是石黒浩(Hiroshi Ishiguro)的最新力作──Telenoid R1。 石黑教授曾經致力於開發超擬真機器人,他曾經做過一個仿自己外型的詭異機器人Geminoid HI-1,還有一個讓人背脊發毛、像活生生人類的女性機器人Gemnoid F。 石黑教授最新開發出的這個機器人Telenoid R1,它詭異的外型讓使用者可以隨意把它改造成不同年紀的人形、而且方便運輸。 這個Telenoid R1機器人是一種通訊設備,這個機器人會模擬遠距通訊人的表情訊息,讓使用者可以看著這個機器人、就像看著遠方的人一樣,自然的談話。 遠端的使用者必須坐在電腦前,用視訊錄下自己的一顰一笑,並記錄聲音。機器人Telenoid R1體內的執行器接收遠方使用者的信息後,可以讓機器人模擬真人的表情和說話。 而在另外一端的使用者,便可以看到機器人像真人一樣的說笑,彷彿遠方的那個聯絡人正近在咫尺。 石黑教授說:「第一眼看到時,也許會覺得它的外型詭奇,但是如果我們開始使用它和遠方的人連絡,我們就會習慣。它讓我們可以見到遠方人兒的面容,宛如親見。如果我們擁抱它,會覺得好像真的抱著遠方的友人一般。」 這個機器人今年稍晚將公開販售,要價約台幣25萬元。它將在今年於奧地利林茨的電子藝術節上展示。 第1支影片為使用者與Telenoid R1機器人對談內容。 第2支影片為Geminoid F機器人外型模擬一位芳齡二十的女性。她會點頭、眨眼、皺眉、微笑;並有禮貌的雙手交疊在腿上。Geminoid F預計將在醫院陪伴看診的病人,據稱可以緩解病人焦慮的情緒。
  • 隱私已死 ! 網路駭客知你在哪

    新聞 隱私已死 ! 網路駭客知你在哪

    2010.08.04 | 14:24

    保安專家當場示範,如果不小心點到陷阱網站,對方馬上就能找到你所在的位置。 BBC報導,駭客專家Samy Kamkar 利用許多路由器都有的瑕疵,找到帳號密碼,進行攻擊。只要找到帳號密碼,配合許多唾手可得的網路工具,就可以找到路由器位置。 路由器(Router)是一種電腦網路設備,將數據包通過一個個網路傳送至目的地。Kamkar 當場示範,找到一個位於不到九公尺外的路由器位置。 許多人都是用路由器上網,一般只有直接連接到路由器的電腦可以知道ID資訊。 但是Kamkar 發現透過瀏覽器連接到陷阱網站上,可以讓人以為,是正在瀏覽的個人電腦頁面在要求個人資訊。接著用火狐瀏覽器的全球定位,配對所謂的網路卡卡號(MAC address)的ID資訊。 Kamkar邊示範邊說:「這種全球定位會變得非常可怕。隱私已死,我很抱歉。」 網安F Secure公司的資深研究員Mikko Hypponen參與這個示範,並說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研究。他說:「網路上的任何人,都可以知道你在哪,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他補充,這可能會被用在有計畫的個人追蹤和攻擊上。
  • 心臟健康  青春永駐

    新聞 心臟健康 青春永駐

    2010.08.04 | 13:18

    英國研究顯示,心臟功能好可以延緩腦部老化。 波士頓大學團隊研究掃描照片發現,盡管人體尚稱健康,但如果心臟功能不健全,磊血功能不佳,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會使腦部容易老化。 波士頓大學團隊根據對1500人所做的研究顯示,團隊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腦部會逐漸萎縮。《循環》期刊說,如果心臟輸血功能不佳,平均兩年內就會使腦部老化。這個現象在年輕、心臟健康的30歲族群身上也看的到。 領導研究的Angela Jefferson 教授說:「這些受試者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沒有甚麼疾患。小部分的人有輕微的心臟問題,但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心臟輸血功能不好。我們推測這和腦部容積有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雖然腦部容積受到影響,臨床上並沒有明顯影響腦部功能。盡管如此,研究人員也說,腦部萎縮可能是某些狀況的前兆。例如癡呆就和腦部嚴重萎縮有關聯。 Jefferson教授說,醫學上有嚴謹的理論支持心臟輸血量和腦部健康的關係。例如較少的心輸出量會使腦部血流減少,隨之腦細胞的氧氣供給和養分量也減少。專家說,除非劇烈運動,否則心臟輸出的血量一般是不大會變動的。 邁阿密大學的腦和記憶專家Clinton Wright教授說,盡管心輸出量減低會加速神經功能退化,但與癡呆症尚無明確關聯。
  • 少少食物 最大滿足

    新聞 少少食物 最大滿足

    2010.08.04 | 12:34

    現代社會中,肥胖人口比率節節上升。雖然為了身體健康著想,但美食當前,仍難以節制口慾。該如何增加飽足感,吃得少少的就可以感到很滿足?以下有幾個辦法幫你騙過大腦,擺脫無底洞的胃袋,不用吃太多就能感覺飽足。 一、先吃顆蘋果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水分、空氣和纖維質,可以包住你的腸胃,在小腸產生「填滿」的信號。例如蘋果就含有25%的空氣,在消化過程中可以產生GLP-1激素,給大腦飽足感。 訣竅是在餐前食用高飽足感食物。阿爾斯特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教授Robert Welch說:「這些食物讓你較早產生飽足感,之後也不會因為要補償而吃更多。」 二、增加蛋白質攝取 蛋白質在所有食物種類(還有碳水化合物、脂質)中是最具飽足感的。 蛋白質能提升腦內飽足感激素PYY分泌,增加小腸的葡萄糖釋出,達到雙倍飽足感。 三、選擇黏稠食物 食物的質地對飽足感影響很大。可以多選擇濃湯狀食物。 兩盤份量相同的食物,其中一盤煮成湯狀。Welch教授說,濃湯狀的那盤可以延長飽足感。 雪梨大學教授研究食物給人的飽足感,發現盡管成分相同,但比較黏稠的那碗可以讓人吃得比較飽。換句話說,吃乾馬鈴薯片會攝取到很高的熱量,但又不容易覺得飽。 四、飲料不會增加飽足感 盡管稠粥狀食物可以增加飽足感,但是灌飲料卻沒有用。Johnstone教授說:「飲料帶來的飽足感非常弱。你可能會從飲料裡攝取大量的熱量,卻仍然飢腸轆轆。」 因為飲料不用咀嚼,消化也容易,所以不會讓腦部有飽足訊息。 五、專心進餐 研究顯示,如果不專心吃飯,像是邊吃飯邊看電視,你會不知不覺中吃下多70%的食物。和家人及朋友一同吃飯也有同樣的效果。 從容並專心的咀嚼你的每一口食物,可以增加飽足感激素分泌,讓你不會狼吞虎嚥得吞下過多熱量。
  • 平時睡不夠  假日賴床有益健康

    新聞 平時睡不夠 假日賴床有益健康

    2010.08.02 | 14:37

    想必許多爸媽對孩子星期六日總是賴床到日上三竿,感到苦惱不已。但是愛賴床的孩子們,現在有個好消息:美國科學家說,周末賴個床,對身體的活力可是大有幫助! 不過在周末稍微偷點小懶,不代表可以一直放縱自己懶洋洋的。賓州大學醫學院David Dinges教授針對志願者作的測試發現,偶爾賴床一下,對於平時有害的睡眠失調,是超珍貴的解毒劑。 Dinges教授說:「如果你有一段時間常常睡眠不足,在早上多賴床一兩個小時的確有持續性的修復作用。配合慢性睡眠失調對大腦的影響,而適度的多睡一點,是很重要的。」 睡眠品質不好影響人的思考、抗壓力,並會讓人無法控制情緒,還會減弱免疫系作用,增加感染風險。 這個實驗中,有142個平均30歲的成年人被限制連續五天,每天只能在凌晨4點到早上8點間睡4小時。到了周末,其中有些人被施以「處方療癒睡眠」──在早上多賴床0到10小時。另外有些人則可以在晚上睡10小時。 如同預期,測試結果發現,這些睡得很少的人比睡眠充足的控制組精神狀況和各方面表現都差很多。 但是可以賴床一小時的人,他們的心智能力比之前有所改變──更有警覺性;而且賴床越久的人,改變越多。 不過,那些在一整個禮拜的缺乏睡眠後,可以睡整晚10個小時的人,卻比睡眠充足的控制組明顯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且疲勞。 另外一個實驗則指出──如果一天睡超過七小時,會增加得到心臟病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成人最合適的睡眠時間是7個小時。
  • 壓力大到不行  未來打一針就可放鬆

    新聞 壓力大到不行 未來打一針就可放鬆

    2010.08.02 | 14:27

    壓力很大嗎?又嫌做瑜珈、冥想浪費時間,而且你其實也靜不下心來?現在有一種方法,只要打一針就可以舒緩長時間累積的壓力。 研究員說,他們即將開發出一種壓力注射劑──只要一針,放鬆心情不浪費時間。加州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Robert Sapolsky,在壓力領域研究了30多年,發現若以轉換腦中化學物質的方式,可能可以使人立刻平靜下來。 Sapolsky教授說,他正在開發一種基因工程配方,未來可能可以取代放鬆療法和處方藥劑。 慢性壓力由每日操煩累積而導致,可能會引起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Sapolsky教授在肯亞發現慢性壓力對生物體造成的傷害。 他發現所有的哺乳類都有一種免疫系統的「類固醇激素」可以幫助身體打擊癌症和發炎反應。也可以藉著「逃走」機制,幫助生物處理壓力。 但是他觀察到,斑馬在逃離獅子的生命威脅後,就可以關閉此種壓力化學成分分泌。但現代人在壓力每日的折磨下,無法終止此種激素分泌,使得這種激素對腦細胞產生損傷,也同時減弱免疫系統。 這個史丹福團隊把皰疹病毒改裝,攜帶神經防禦基因深入腦部,中和這種過度分泌的激素造成的傷害。目前在老鼠的測試上,證實有效。 Sapolsky教授說他自己也覺得很驚訝。 他說,人類測試還要等一段時間,但是我們的確有能力緩和壓力導致的傷害了。
  • 曾雅妮奪冠  35年來英國賽最年輕球后

    新聞 曾雅妮奪冠 35年來英國賽最年輕球后

    2010.08.02 | 12:34

    台灣高球女將曾雅妮今天(台灣時間8月2日凌晨)在英國女子高球公開賽(Women's British Open)驚險奪冠。不僅是台灣第一人,也是這項比賽自1976年舉行以來最年輕球后。 曾雅妮說,這個冠軍對她意義重大。這個冠軍標誌著曾雅妮不僅球技、穩定性都更上層樓,也同時成為世界級水準好手。 曾雅妮隨後在國際記者會上接受訪問,她說澳洲選手赫爾(Kathrine Hull)也是強中之手,讓比賽十分激烈。她說在賽中面臨的壓力和緊繃,都是這種世界級大賽才會有的。 問及她這幾年來的心路歷程時,曾雅妮說她今天非常累,所有壓力和緊張都是一股逼著她繼續往前的力量,一路上有教練等許多人的督促。她說,「只要做自己應該作的,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贏」。 她說自己喜歡接受挑戰,參加大賽讓她更專注於高球上。 曾雅妮說,職業生涯第3年就拿下第3個4大賽冠軍,感覺非常興奮。她十分期待歸國與同胞一起分享這份前所未有的喜悅與榮耀。同時她也希望推動台灣的高爾夫球運動風氣。
  • 常做白日夢  對現實生活將不敏感

    新聞 常做白日夢 對現實生活將不敏感

    2010.07.30 | 14:45

    工作做一半,開始幻想起自己領到薪水,在異國悠哉旅行?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要是常常耽溺在非常遙遠的白日夢裡,你對日常生活會更不敏感,容易遺忘事情。 科學家發現,這種效應和回想過去的事比較困難,是同個道理。 心理學家已經知道,脈絡對記憶而言十分重要。如果你暫時把自己從當時的場景抽離,因為失去了脈絡的連結,那麼日後要回想這個記憶就越發困難。 之前的研究發現,神遊一番會阻礙對早先記憶的連結。心理學家想知道,「到比較遠的地方」神遊是否會影響剛剛才發生的事情的記憶。 這個刊登在《心理科學》期刊的實驗中,一開始受試者被要求記憶每次一個在螢幕上出現的單字;然後被問及一些不相干,需要回想的問題;接著又第二次讓受試者記憶螢幕上不同單字。 結果發現,被要求去回想幾個小時前的事情的受試者,比起被要求回想數星期前的事的受試者而言,能記起第一張清單上,比較多的字。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Delaney教授說,這個實驗有助於想忘記某些事情的人。他說:「如果你有一些不想想起的事,你最好在白日夢中把自己放逐到遠處,讓自己從記憶中解脫。」
  • 夏天陽光太早露臉  青少年易焦躁

    新聞 夏天陽光太早露臉 青少年易焦躁

    2010.07.30 | 13:46

    覺得家裡青少年愛生氣、好辯、莫名其妙的發火嗎?不只賀爾蒙會牽動這些青少年的情緒,研究人員說,隨著季節改變的夜晚長度,也會造成影響。 這個研究發表在《國際時間生物學》期刊上,針對紐約16個13到14歲有作睡眠日記的青少年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說,夏夜和比較早來到的晨曦,都和少年的睡眠時鐘相牴觸,讓青少年難以適應。在夏季前後的這幾個溫暖的月份,少年會情緒不穩定、脆弱,甚至容易體重上升。 夏天青少年常在外嬉遊──打球或和朋友廝混,接受了過多光照,使得體內產生疲勞感的褪黑激素減少分泌,也就會比較晚睡。但同時較早的晨光打斷了他們的睡眠,使青少年無法充分休息。 美國研究人員相信,因此在夏季前後的幾個月,青少年身體特別疲憊。睡眠失調不只讓青少年焦躁易怒、也無法兼顧學校課業,容易變胖。 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照明研究中心的副教授Mariana Figueiro說:「生物學上而言,春天傍晚增加的陽光照射,讓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延遲。夜間褪黑激素會讓人感覺夜晚到了。」 因此青少年會睡眠失調,產生種種情緒問題,讓大家很頭疼。 副教授Figueiro說:「基本上,青少年應該增加早上的晨光照射,減少春天傍晚的夕照,以擁有品質良好的睡眠,才能專心上學。」
  • iPad使用者  大都是自私菁英

    新聞 iPad使用者 大都是自私菁英

    2010.07.30 | 12:02

    你多金、世故又聰明,而且說實在的,有那麼點冷漠自私?那麼你是不是也有一台iPad呢?一項美國調查顯示,許多擁有蘋果最新產品──iPad的人,都有上述特質。 美國一個調查公司對2萬名民眾進行調查,發現許多搶先擁有iPad的人,都被認為是個「自私的菁英」。 蘋果i系列推出後,許多人以擁有iPod、iPhone為身分指標。其中今年四月剛推出的iPad,更在全球引起搶購熱潮。 但這個美國消費者心理調查網站MyType 的調查卻指出,你要是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傢伙正在使用iPad,請有心理準備,這位老兄可能一點也不nice。 Tim Koelkebeck進行了此項實驗。他說許多iPad 用戶比一般人擁有較高學歷、多金、有權力欲、實現欲、老謀深算、不親切而且非利他。 Koelkebeck解析說,很多iPad用戶是自我中心的工作狂,對生意與金融議題超狂熱、同時醉心於權力和成就,但不會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 Koelkebeck說,iPad的高價位是吸引這些客群的因素之一。 也有些iPad用戶是電子科技狂。每天泡在電腦螢幕前還不夠,需要另一個設備讓這些電子迷時時刻刻跟螢幕黏在一起。 同時這個調查也指出,許多反iPad的人士,藉著攻擊這個電子玩意兒定位自己的身分立場,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 研究:狗有模仿人類動作的能力

    新聞 研究:狗有模仿人類動作的能力

    2010.07.29 | 15:10

    人類常不自覺的開始自發模仿周遭的人,這是社會學習的關鍵之一。現在,歐洲研究發現,狗狗也有這種類似行為。 看到別人的肢體動作時,人常常也會不自覺開始模仿起來,擺出同樣的姿勢或動作。奧地利科學家發現,這種類似現象也可以在動物身上觀察到。 研究人員說,動物表現出的模仿動作,顯示了此種模仿行為的進化過程。 領導研究的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Friederike Range說,在狗狗成長過程中,和狗狗的互動以及遊戲,都會影響這種模仿能力的形成。 Range教授說:「對狗狗來說,這種模仿並不是自發的,需要許多訓練和學習。」 Range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系列的測試,看狗會不會偵測主人的動作,並以作出類似動作來獲得獎賞。 他們設計了一個滑門,主人與狗狗分據兩方,如果主人用手推門,狗也用手掌去推門,狗狗就能獲得獎賞。如果主人用嘴去觸門,狗也這麼作,那也能獲得獎賞。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狗兒對牠們主人的動作具有敏感度,可以把主人手的動作對照到自己前掌的動作、嘴部的動作對照到自己口部的動作。 Range教授說,狗和人的形體有其相異之處,所以狗在模仿人類動作前,還需要把人的動作部位對照到自己的身體部位,進行一番整理。 Range教授說:「這種學習對動物而言,有顯著的革命性意義。牠們能十分準確的學習特定生命形態的動作。」 這個實驗也支持了「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理論。鏡像神經元在腦中投射別人所做的行為或動作, 讓我們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或情感。
  • 小創意!  聰明盆栽缺水自己說

    新聞 小創意! 聰明盆栽缺水自己說

    2010.07.29 | 13:58

    養盆植物在桌前賞心悅目,但不吵不鬧的植物常讓人忽略了適時的照顧,等到植物開始出現枯萎現象,通常為時已晚。 一個英國女生發明出一種聰明的盆栽容器,當植物狀況不佳時,它會告訴你,你的植物需要一點幫助囉! 這個Tulipe盆底部的感應器可以偵測現在的溫度、光照或水分對植物而言是不是最佳水平,如果不是,它會發出紅色光線以提醒你,要關心一下這株小東西了。 發明者是英國康沃爾小鎮的22歲女生Natalie King,目前這個設計並未上市,但她希望這個設計能吸引一些投資者。 Natalie King說她的發明靈感來自她綠手指的爺爺。King在大學讀書時,也選讀了植物相關課程,致力於幫祖父照顧他的植物健康。 King說:「我的祖父是個優秀的園丁,但隨著老化,他的黃斑病變漸漸影響了他的視力狀況。我希望這個發明可以幫助同樣上了年紀、受黃斑病變困擾的人。我祖父很喜歡這個點子,他以我為榮。」 King的發明可以用在所有室內盆栽上,同時偵測盆栽的溫度、光照或水分。King說,希望她的發明可以幫助新手養植物,讓種室內盆栽更簡單。 King以這個發明,從倫敦西部的布魯內爾大學工業設計課程中脫穎而出後,現為香奈兒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