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部分男藝人因涉嫌以不實方式閃兵返國即遭拘提、上銬帶走,引發社會譁然。而對照同一時間多組韓國藝人如BTS成員Jin、演員朴炯植、男團Seventeen成員等,皆在事業巔峰階段主動入伍、遵法服役,甚至被韓國民眾封為「國家級損失」,這樣的對比令人深思:面對兵役,究竟是逃避還是榮譽?

在台灣,兵役制度雖存在爭論,但法律明文規定適齡男性皆有服役義務。許多年輕人中斷學業或暫停事業選擇履行責任,卻有少數公眾人物試圖利用名氣、金錢或醫療漏洞閃避兵役。這不是單純「個人自由」,而是對公平正義正面的踐踏。

反觀韓國,藝人入伍常被視為「成熟與責任感的象徵」,服役甚至成為國民認同的一部分。台灣若讓「逃兵成本低、服役者吃虧」的氛圍蔓延,勢必削弱整體國防士氣,也讓年輕人對制度失去信任。

兵役不是人氣票選,也不是看誰有資源就能規避的遊戲。逃兵不是「策略」,而是傷害社會信任的行為。台灣社會應更嚴正看待兵役義務,政府應強化審查與處罰,讓「守法服役」成為尊嚴,而非「被愚弄的代名詞」。

在面對外部威脅的時代,國民若無共識,國防就沒有根。是逃避還是擔當,終究會成為一個人身上最清楚的標籤。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