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對國民黨未來走向的影響,目前尚不明朗。親美、友日、和陸 到目前為止還是國民黨的路線。鄭麗文當選主席,但從各候選人的立場來看,這必將對國民黨的前途產生重大改變。這代表國民黨內部的一次世代交替,老一輩的候選人逐漸被中壯代國民黨成員取代。老一輩國民黨黨員雖然反共立場有所減弱,但仍傾向遵循國民黨的傳統教條,但他們仍然忠於中華民國。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敵意減弱,也不再提倡反攻大陸。而是提出用三民主義來和平統一中國。

雖然過去發生過許多中共的介選台灣選舉事件。中共未曾承認過他們介選的參與。但這一次中共中央涉台系統9月下旬正式地拍板支持鄭麗文,成為中國證實介入台灣政黨選舉的首例。國民黨此次有黨主席投票權的黨員,65歲以上佔了三分之二,投票率不足40成。鄭麗文以微弱過半贏得選舉。這是在強大中共介選的結果。顯然,她在國民黨內部的支持率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高。

中國介選主要涉及統獨和統獨路線的議題.  而中共則認為,支持統一的就是要台灣人自豪成為中國人。這正是鄭麗文使用的宣傳口號來表達她為何參加國民黨主席選舉。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和前國民黨主席對兩岸統獨和統獨路線截然不同。鄭麗文的兩岸立場是無條件接受中共的九二共識,實現她的統一夢想    對多數國民黨黨員他們來說是可能難以接受。她的立場否能代表大多數國民黨黨員, 尤其是台灣本土黨員的意見,仍然是一個問題。

中壯代國民黨員意識到老一代國民黨員的數量正在減少,他們有機會贏得地方選舉,但不可能贏得全國總統大選。要奪回中央行政權,就需要與反民進黨勢力結盟。他們還需要尋求資金支持來維持國民黨的組織並追求他們的目標。中國的資金成為了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資源。為了獲得這種資源,他們的兩岸政策趨勢只能是親中的。他們完全忽視了中國最終 是不惜要使用武力奪回台灣的野心。中壯代國民黨黨主席完全忽視被中國政權接手的後果。他們沒有政策去處理如何維護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政府和經濟體系。

台灣繁榮的經濟成長、不斷上升的最低工資標準以及所有令人震驚的經濟指標,這些成功的結果都可能因為與中國經濟過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被拖累。一旦台灣被中國強行接管,台灣的生活方式、繁榮的經濟將付諸東流。中壯代國民黨主席你有膽量承擔損害2,300萬台灣人民生命安全的責任嗎?不要沒出息,只是利用國民黨主席的頭銜來謀取個人短期利益。台灣人民不會沒出息, 一定會堅定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自己的權利和生存方式。這些制度是中國人民羨慕的。

其實海峽兩岸統獨議題不僅僅是獨立與統一或是 戰爭和平的空洞的爭論。它涉及生活中多方面的選擇。我們需要明確定義在統獨議題上的選擇對切身生活方式的影響。一旦民眾了解後果,他們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獨立與統一的選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及後果. 

  • 是選擇中國的專制政府體制: 其領導人由寡頭委員會任命。人民沒有選舉或罷免權。
  • 是選擇台灣的民主政府體制: 官員是與由人民投票選出來。不稱職的官員可以被罷免。
  •  
  • 是選擇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 國企優先民企。要求達成目標,缺乏創意和競爭
  • 是選擇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 自由開展新的創意和公平競爭。
  •  
  • 是選擇中國的生活方式: 人治社會, 憲法是為了展示用, 不是國家的法典。沒有人權,沒有言論自由,沒有移居自由,沒有私有財產權
  • 是選擇台灣的生活方式: 法治社會. 司法判決以法律為依據。保護人權,言論自由,移居自由,私有財產權

統獨議題不能被簡化為海峽兩岸未來之路線是統一或獨立,是戰爭還是和平的廉價政治宣傳.  如果兩岸政權同意尊重雙方人民對自身生活方式的選擇,就不會發生戰爭。相反,如果一方堅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另一方,戰爭就不可避免。戰爭威脅成為人民主要擔憂。也是中共在統戰上用來威脅台灣人的宣傳口號。國民黨親中派一直威脅台灣人宣稱中國是一個大國,而台灣是一個小島,資源和軍事力量差距很大,台灣沒有能力與中國作戰。戰爭爆發後台灣將遭受慘痛傷亡。他們指責主張獨立的民進黨政府不關心台灣民眾的死活。國民黨支持統一是避免戰爭及其相關傷亡的唯一途徑。

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甚至指出,烏克蘭人民正在打一場不可能取勝的戰爭,經過三年多的戰爭,傷亡慘重。鄭麗文呼籲民進黨應該向烏克蘭學習,不要跟軍事強國開戰,因為烏克蘭武裝部隊規模比俄羅斯小得多。與俄羅斯的戰爭是毫無勝算。國民黨以戰爭傷亡來威脅台灣人民接受與中國的統一。國民黨的鄭麗文對烏俄戰爭的解讀是完全錯誤的。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爆發之初,俄羅斯聲稱由於烏克蘭軍事實力薄弱,他們可以在兩三天內贏得戰爭。但結果證明俄羅斯是錯的。烏克蘭採取的不對稱戰爭策略不僅使戰爭持續了三年多,還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人數傷亡,重型武器方面的耗損。更重要的是,烏克蘭打亂了俄羅斯的後勤支援,迫使俄羅斯陷入經濟通膨和衰退。

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的後勤是無法提供持續支援龐大戰爭的耗損。後勤供應不足軍隊就無法維持戰鬥力。烏克蘭調整戰術,攻擊俄羅斯的煉油廠、爆炸物倉庫、運輸路線、輸油管和空軍基地,癱瘓俄羅斯的後勤,並使用無人機或無人艇攻擊俄羅斯軍隊及其基礎設施。戰爭結果尚未確定。烏克蘭此時似乎佔上風。他們甚至有能力攻擊俄羅斯的內陸工業。這證明 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不能保證贏得戰爭。烏克蘭正在重建自己的軍事工業,此時盟國正在提供權宜之計以滿足其戰略需求。烏克蘭人民自己在用生命捍衛國家。

新戰爭的戰略並非依賴龐大的軍隊人力,而是依靠即時資訊交換和協同軍事行動,使用精確武器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殺傷力,使用無人武器 減少人員傷亡。這一切都依賴高科技產業,而這正是台灣工業的強項。此外,台灣四周環繞著海洋,這天然屏障使得入侵更加困難。此外,我們也與友好國家結盟,共同維護該地區的安全,確保貿易海域自由航行。台灣人更能團結守護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自己的家園。最近發生的事件最好地證明了台灣人自發的團結。數萬名志願者,無論男女老少,都帶著自己的剷子, 支付自己的旅費,來到被洪水和滑坡摧毀的偏遠村莊,清理數百萬噸泥漿,讓當地人民在災難能享受一個中秋節。這是台灣人民自覺團結起來守護家園最感動的舉動。別懷疑,當我們的國家面臨外國入侵時, 台灣人不會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坐等被接管而不願意保衛自己的國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