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一旦沉進水庫裡,由於打撈的困難度很高,所以掉進水庫後幾乎等於找不回來了。」
最近烏山頭水庫光電板事件的爭議紛擾不斷!因為風光明媚且湖光十色的烏山頭水庫常能吸引到不少的觀光客前來參觀,但近日媒體空拍畫面卻曝光出在水庫的上頭,冒出約有11.5公頃的浮動式光電場鋪設在湖面。這讓環保團體及政治人物擔憂,若萬一有颱風過境台灣,造成了水庫上的光電板破損,恐會形成水源汙染。
有網友詢問筆者,關於在水庫上架設光電板有何看法?
筆者只能做個比喻:在水庫上蓋光電板,就如同像在水庫上舖設了一條穿越整個水庫的糞污水管,沒破裂沒事,破裂了就是整個水庫全部毀掉。
烏山頭水庫被設置水面型光電板其實早就許久,很多專家學者與政府的管理單位皆表示,太陽能光電板之主要成分是玻璃、鋁框及無毒的矽,發電的過程中並不會產生廢氣、廢水或輻射,而且即使板身損壞也不會流出有毒液體污染,所以把光電板架設在水面上並不會產生毒害影響水質。
但筆者想提醒一句,光電板一旦遭遇到狂風暴雨及閃電雷擊等外力衝擊下,或者因長久異物累積產生的熱斑效應導致發生光電火災時,此時燃燒中的光電板,可是「極毒」的!
因光電板發生之光電火災所產生出的高溫,會容易導致光電背板的塑膠絕緣層、EVA膜、鋁框及底下的塑膠水面浮板、高壓輸送電線等去大量燃燒,除了會產生塑膠微粒和揮發物的污染擴散外,其所釋放的毒煙霧也是含有刺激性或有毒成分,能對人體和周遭環境造成極大威脅與傷害。
其次高壓電源若沒在即刻時間下切除,因水的導電性恐會使附近水中生物全數遭電擊滅光,且光電板有著一定的重量,所以當火災發生連帶使得塑膠水面浮板也跟著燃燒時,失去浮力的浮板只會隨同光電板一同沉沒到水庫底下,在火災中嚴重損壞的光電板,一旦長期浸泡在水中,其中的銀、銅電極或焊料可能會腐蝕,釋放出重金屬離子。由於打撈上來的困難度很高,所以掉進水庫後越長時間沒撈出的廢板料,它們所滲漏出的氧化污染物就會越多,若後續追蹤處理不當,其所遺漏掉的沉沒組件就可能對環境造成了長期性的影響。
2019年9月法西颱風登陸日本,重創了日本千葉縣的山倉水庫之浮動式光電廠區。這個日本最大的水上太陽能發電系統,其面積18萬平方公尺,年發電量可達到近1,617萬度,但在法西颱風侵襲的當下,位於山倉水庫水面浮泛其上的5萬多枚太陽能板,被直接一裂為三,大量的浮動架台凹折疊亂,光電廠區內的數個地方起火並冒出龐大濃煙,約有數十枚太陽能板是現場直接燒到焦化狀態。
只是萬幸的是千葉山倉水庫的水是僅為供應工業用而已,而且日本廠商也不是沒事先去做好防範與應變措施,因為在颱風登陸之前,該管理單位早就已經先把所有的太陽能板和送電系統作其解列、停止運作。但因為太陽能板遇到光仍會持續發電,所以在遭遇到法西颱風強勁風力損傷下,而仍然發生了漏電情況,依舊還是引起了光電火災事故。
以日本做事這麼嚴謹的國家,面對到颱風仍舊還是使得架設在水庫上的浮動光電發生了火災危害!因為承載著太陽能板的水上浮台,對於強風的耐受程度永遠是比陸地上的光電板還要脆弱。那麼遭遇颱風侵襲次數並不會比日本還少的台灣,是要怎麼說服老百姓,把一大片光電板架在一個只供應民生及灌溉用水的烏山頭水庫上,其發生光電火災的機率會比千葉山倉水庫還低?而且還要像著日本政府如此高效率的在火災發生當下,用著最快的速度馬上派駐消防員切斷電源、迅速撲滅光電火勢?
水庫上面的光電板若發生了火災,其實往往比一般地面型光電場更難搶救!因為浮動光電場距離岸邊仍有段距離,若消防員用水柱遠方噴水搶救,反而有著易遭高壓電擊的危險性,就算站在水邊或身上淋到水,也都同樣有遭遇電擊可能。應該要先確認光電場已斷電,並隨時注意發電模組與變流器之間的配線仍有高壓電殘留危機,全體消防人員都應穿戴完整的防護裝備,且避免觸碰導電物體,盡量以乾粉滅火器滅火,並使用水霧防護周遭建築物也跟著失火,避免因風勢助長下,更擴大衍生為森林大火之嚴重情況。
綠營執政黨若決心將在台灣水庫開始陸續去架設光電板,就必須有做足準備。要已經事先採購好足夠的光電火災相關之消防設備,才能面對到隨時都會發生的光電火災。要有對鋪設光電板的水庫之最近消防局隊員都做足了光電火災的訓練反應,才能夠達到迅速集結並快速壓制住水庫上冒出的火災。但我想這些通通沒有,因為至今為止就連烏山頭水庫上臨近光電的岸邊,都還沒有看到設置消防車的相關進出動線,也沒看過政府有採購消防船方面的安排,這種反正發生了再說的官僚心態,不就是最近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潰壩事件的相同縮影嗎?
當然你可以反駁說新加坡也是把光電板鋪設在飲用水的水庫上,但新加坡幾乎沒有颱風,若把台灣拿來跟新加坡做比較,只能說完全並不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南部區域光電場已經是個血淋淋的例子,才僅僅是橫掃到嘉義、台南兩地,造成的毀損廢棄光電板就高達了14.5萬片,沉沒在滯洪池底下的損壞光電板因為池水較淺還撈得到,龐大水深的水庫難不成是要把全部水庫的水都放掉,好去撈尋被颱風吹落而沉沒的光電板?
你也可以用著事不關己的態度說,就算水庫會發生光電火災,但跟佔據了烏山頭水庫水位面積約980公頃相比下的光電場之佔比也才僅1.3%而已,在大量水資源的稀釋下,這些毒量根本不會對喝下的人體造成任何損傷。但筆者只能保證說像這種辯解論調,在未來不論於哪個湖面水庫想再去架設新的光電板時,當地人民不堅決站出來反對抗議才怪,因為即使就算毒量能夠稀釋少到0.0001劑量,也不會有人願意拿命來跟自己開玩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在個人臉書粉專發文稱烏山頭水庫是用藥水清洗光電板,台南市綠營立委郭國文發文反批惡意造謠,台灣汽電共生集團說要報案提告,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則表示當上市長後會去查,但其實這些爭議並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國外多數光電產業早已有在網站上明文都是用清水加上太陽能專用清潔劑來做清洗的,若台灣廠商能夠獨樹一格的如此清流地堅持用清水清洗,這算是台灣人的福份。但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人民本來就有對公共議題的質疑空間及吹哨者權利,廠商能做的就是提出更多證明安定民心,而不是氣急敗壞的先打掉提出問題的人。
國慶演說已經落幕,一封由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撰寫〈賴總統,綠能這條路,我們願意陪您堅持下去〉的公開信,信中一再呼籲總統賴清德要堅定推動能源轉型。
的確對台灣而言,綠能不只是電力上問題,但它卻不一定是台灣唯一的生存策略!光電發展該不該拿生態環境來做為犧牲?在台灣能源轉型議題上,也許台灣人民早就已做出自己的選擇了,只是時間還沒有到。
馳品設計執行長 許耀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